今年的文化遗产日恰逢端午小长假期间,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围绕“让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这一主题,结合“端午”节日元素,整合馆内外展览活动资源,策划了一系列社会教育活动,让市民游客们走进博物馆,过了一个充满趣味的传统佳节,感受身边的文化魅力。 …[全文]
6月11日将迎来我国第十一个文化遗产日,为宣传保护文化遗产,浙江自然博物馆的科教人员近日前往杭州市现代实验小学、杭州天水小学、杭州市德胜小学,为300余位学生开展了进校园文遗宣讲活动。 科教人员通过ppt演示、趣味问答、体验文遗动手做…[全文]
连日来,第二届京津冀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展人头攒动,一派热闹景象,观众对于非遗表现出极大热情与关注。据不完全统计,在端午小长假期间,联展举办地天津美术馆日均接待观众近万人次,“新皇会”展演当日接待观众过万。“非遗”魅力究竟何在?为此,记者采访了…[全文]
汗王宫、城隍庙、中心庙、故宫、东三省总督府、张氏帅府,细雨中,志愿者行走在一段跨越了300年的沈阳城市历史之中。一幅幅画卷或展现在志愿者们的眼前,或浮现在脑海,他们忽而惊叹…[全文]
今年文化遗产日的主题是“让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让古老文明的精髓融入现代生活具有怎样的现实意义,优秀的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如何发挥作用?2016年6月11日晚,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在微博#文化遗产与现代生活#主题下回答网友提问。 …[全文]
11日上午,随着句容宝华山“丁沙地部落”首次对外开放,一个重大的考古发现也因此被揭秘。原来,在句容宝华林场附近,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曾在这里发现了“丁沙地遗址”。当年负责考古的领队,现任南京博物院非遗研究所所长的陆建芳告诉记者,这里是宁镇地…[全文]
11日是我国第十一个文化遗产日。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在主场活动城市河北承德表示,截至目前,我国已在长城沿线设有3000多名长城保护员守护长城,实现了长城沿线15个省份全覆盖。 中国长城总长度超过21000公里,资源总数超过4300…[全文]
6月11日,故宫博物院的工作人员对养心殿内的一把椅子进行装箱前除尘处理。养心殿是营建资料保留最完整的皇家宫殿建筑之一,自清雍正帝起将其作为寝宫和日常理政的中心。2015年1…[全文]
西安半坡博物馆 大葆台西汉墓博物馆内复原的墓室 6月初,由于连日遭受强降雨袭击,法国塞纳河水上涨,坐落在塞纳河畔的卢浮宫博物馆和奥赛博物馆3日闭馆,着手…[全文]
不识菖蒲、艾条模样,不知节日背后的文化意蕴,越来越多的都市人将端午这一拥有2500年历史的传统节日简单与“粽子节”画上等号。如今,每逢清明、中秋、端午等传统节日都会引发一波文化反思,绵延多年的中国传统节日究竟是“精神坐标”的传承形式,还是“…[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