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从清西陵文物管理处获悉,到今年年底,清西陵主陵区5条水道的清淤工作将全部完成。清西陵将再现青山碧水、古树红墙的历史原貌。 从2006年9月开始,清西陵文物管理处启动了陵区水系恢复工程,目前已经完成泰陵两条水道约2000多米马槽沟清淤…[全文]
主持人的话 古民居,承载着乡土中国千百年的历史记忆。随着时代的变迁,城市化的进程,这些“老宅子”往往年久失修,濒临坍塌、荒弃,被保护开发的只是“冰山一角”。 近年来,长三角地区的一些商人,…[全文]
4月10日,工人在修复北京孔庙大成殿的供台。日前,北京孔庙及国子监大规模修缮工程全面展开。此次修缮将对孔庙大成殿祭孔场所和祭祀器物进行修复,主要工程预计年底竣工。[全文]
中国国家话剧院将搬出地安门帽儿胡同,迁至宣武区广安门外首钢特殊钢6号地,新剧院建设工程将于6月动工。 据《北京日报》9日报道,国家话剧院新址建筑面积2.1万平方米,总投资3.1亿元。新剧院建设中将按照专业话剧演出的要求“量身…[全文]
作为西藏最古老的高层庄园建筑之一,地处山南地区扎囊县朗赛林乡的朗赛林庄园7层主楼有望于10月完成维修。 朗赛林庄园与有着“西藏寺庙之祖”称号的桑耶寺隔江相望,现场施工指挥部有关人员表示,目前全楼主体维修工程已经…[全文]
成都市文物考古博物院院长王毅9日在成都召开的发布会上表示,中法专家将就金沙遗址文物保护展开进一步的合作。 金沙遗址博物馆将于本月16日正式开馆,馆内专设了约8000平方米的文物保护中心,对金沙遗址出土文物进行保护和研究。 王毅说,法…[全文]
5日从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得知,宁夏长城资源调查工作正式开始,将用3年时间摸清长城资源“家底”。 据参加宁夏长城资源调查的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周赟介绍,此次宁夏长城资源调查按照《全国长城资源调查工作总体方案》进行。宁…[全文]
作为中日友好历史见证的甘肃武威凉州大云寺,其保护修复受到日方的关注。日前,武威市积极开展大云寺保护修复的整体规划,为今年中日建交35周年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据《甘肃日报》报道,凉州大云寺是闻名遐迩的佛教古刹,为东晋十六国前凉张天锡…[全文]
日前,济南市人民政府正式发文公布了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共计32处。此次公布的文物保护单位时间跨度很大,上至新石器时代,下至1956年。其中,古遗址9处,古墓葬2处,古建筑8处,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13处。 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全文]
四川省南部县日前正式成立醴峰观文物保护所,以加强对有着“元代建筑标本”之称的“国保”醴峰观的管理保护。同时,文物专家还确定了醴峰观内部分被风雨侵蚀地方的修补方案。 醴峰观是四川省仅存的7处…[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