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唐佛性诤辩研究

    中国佛教中关于佛性问题的讨论,是由《涅槃经》的译传引发的,其始作俑者便是竺道生[1]。道生之后,涅槃师诸家都把“佛性”作为《涅槃经》的宗致而大加讨论。涅槃师对佛性问题的讨论后来逐渐与地论师、摄论师关于真心与真如问题的研讨融会贯通起来,在隋初…[全文]

2016-05-08 00:03:28

中国佛教直觉思维的历史演变

    佛教的主旨是教化众生超越生死轮回,求得解脱,成就佛果。与这种价值追求相应,佛教采用的一种重要修持方式就是直觉,或者说,佛教探讨人生和宇宙的真实本质、追求人生的理想境界,最终是以体验式的直觉来实现的。佛教戒、定、慧“三学”中的定与慧其实质就是…[全文]

2016-05-08 00:01:37

从佛教的生活到生活的佛教

    对于短期出家的原因,持赞同态度的人群,不外有二:其一是出于对佛教修行生活的向往;其二是出于当代人面临诸多生活压力的心理解压需求。 其实,如何让佛教进入当代人的日常生活,一直是许多佛教寺院的尝试方向。诸如感恩禅、企业禅、生活禅、七日…[全文]

2016-05-08 00:00:59

禅悟的认识论意义

    佛教以悟为修行的根本目的,所谓“不悟,即佛是众生;一念若悟,即众生是佛”(《坛经》)[1],充分道出了悟的重要性。悟,指生起真智,扫却迷妄,断除烦恼,证得佛法的真理。其中,包含了两方面的意义,从开悟方面讲,是指能证的智慧,如菩提(bodhi…[全文]

2016-05-08 00:00:17

刍议当代佛教的健康发展

    佛教界应继续高举以戒为师的大旗,切实加强自身建设,充分发挥自身在促进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和谐中的积极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佛教进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全国各地寺庙陆续恢复重建,人才不断涌现,不少寺庙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同时,佛教…[全文]

2016-05-07 23:58:36

藏传佛教教义阐释工作的意义

    在改革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深入研究、探讨藏传佛教,对佛教教义作出符合时代要求的阐释,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一、开展教义阐释工作,是藏传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重要举措 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全文]

2016-05-07 23:56:06

《金刚经》研究述评

    《金刚经》全称《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又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简称《金刚经》)。“金刚”是金中之精坚者,百炼不销,能断万物,佛教以此来比喻佛法,喻其能断除人的贪欲恶习和种种颠倒虚妄之见。“般若”为梵语音译,意指明见一切事物及道理的高深智…[全文]

2016-05-07 23:45:55

论宋代妇女与佛教

    内容摘要:在佛教世俗化的背景下,宋代各阶层有很多信仰佛教的妇女。她们信仰佛教的实践方式多种多样,有出家为尼,虔诚参与各类佛教节日活动,营建佛寺、捐钱造像、饭养僧尼,烧香念佛、刻写经书,死后葬于佛寺、火葬,研佛书、通佛理等。这些佛教实践的原因…[全文]

2016-05-07 23:36:12

论武昌莲溪寺东吴永安五年佛像的莲花座渊源

    内容摘要:长江中下游的汉晋佛教造像中,极为明显的特征之一是佛像的莲花座,这是与长江上游四川地区的汉晋佛像截然不同的一个特点。武昌莲溪寺的东吴永安五年(公元262年)纪年佛像,足踏莲台,莲茎左右各分出一根细枝,枝端有莲花。这是很可能中国纪年造…[全文]

2016-05-07 23:32:26

初唐佛性诤辩研究 ——以窥基、慧沼与法宝之辩为中心

    内容摘要:本文集中讨论了初唐佛性诤辩中窥基、慧沼与法宝之间的论争,通过对三人思想的分析,意在究明唯识新译今学与如来藏学思想的分歧所在,并进而阐明中国佛学与印度佛学义理系统的分别。文章指出,初唐佛性诤辩已经具备了宗派相争的规模,辩者已经尝试从…[全文]

2016-05-07 23:30:34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