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清代京官“养廉银”有多少?足以过上安逸体面的生活

清代京官“养廉银”有多少?足以过上安逸体面的生活

    清代“养廉银”制度实际上设立在雍正、乾隆两朝,分为外官和京官两个阶段进行。清代外官“养廉银”发放在雍正朝财政改革后,已为学者所论证明晰。清代京官“养廉银”问题则是在乾隆朝解…[全文]

清代京官 2018-02-09 09:45:28

唐太宗李世民“不借才于异代”

唐太宗李世民“不借才于异代”

    回顾我国历史,有这样一种现象值得注意:有些朝代人才济济、能臣名将辈出,而有些朝代则人才凋零、乏才可用。那么,那些盛世强朝真的是因为运气好遇上人才多的时代了吗?那些战败国亡的…[全文]

唐太宗 2018-02-09 09:44:17

大勇若怯的钱玄同:“纲常压迫下的牺牲者”

大勇若怯的钱玄同:“纲常压迫下的牺牲者”

    五四时期,许多人总是先入为主,不由分说,凡是敢于向旧礼教、旧道德叫板挑战的先锋大将,在他们看来,个个堪称“风流勇士”。事实则未必然。钱玄同抨击旧礼教、旧道德,无所不用其极,…[全文]

钱玄同 2018-02-09 09:42:53

英国人林迈可像白求恩那样投入中国抗战

英国人林迈可像白求恩那样投入中国抗战

    林迈可教授培养八路军无线电通讯人员 毛泽东的名篇《纪念白求恩》,使人们对白求恩以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救死扶伤,以致牺牲了生命的伟大贡献早已熟知。但白求恩还有一大贡…[全文]

林迈可 2018-02-09 09:41:33

延安的呼唤:被中共中央电调的“文化人”何干之

延安的呼唤:被中共中央电调的“文化人”何干之

    “毕业上前线的同学,将用枪炮在前线与敌人肉搏血战,我在这里就用笔和口来与敌人斗争,前线后方,用一切武器和力量,要把日寇驱逐出中国去。”这是我党文化战线的“大书呆子”何干之在…[全文]

何干之 2018-02-09 09:40:06

胡林翼花重金捐官,为何决意选择去偏远的贵州

胡林翼花重金捐官,为何决意选择去偏远的贵州

    捐官,是古时士民向国家捐资纳粟以取得官职的做法。史书记载“秦得天下,始令民纳粟,赐以爵”,到西汉形成制度,此后唐宋元明都有捐纳,到了清朝此风更盛。 按说,捐官就要捐肥缺,但…[全文]

胡林翼 2018-02-09 09:37:07

晚清吏治顽症何在?有志之士曾试图改变

晚清吏治顽症何在?有志之士曾试图改变

    胥吏问题是晚清吏治的一大顽症。它严重危害百姓,影响政府行政效率,恶化官民关系,败坏官府形象。对于胥吏之害,清朝有识之士多有论述,而且还提出了一些改革设想。 改变胥…[全文]

晚清吏治 2018-02-08 13:46:45

不忘初心的首任市长们:居民生活事关天

不忘初心的首任市长们:居民生活事关天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是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与新当选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见中外记者时两次强调的话…[全文]

首任市长 2018-02-08 13:40:25

苏辙的士人精神和文化品格

苏辙的士人精神和文化品格

    苏辙画像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是宋代士大夫的襟怀,也是他们的器识与宏愿。苏辙的士人精神和文化品格,正是这种精神世界的真实写照。 …[全文]

苏辙 2018-02-08 13:39:06

周总理曾登门拜访盖叫天 赞其"活到老学到老"

周总理曾登门拜访盖叫天 赞其

    1962年,一个细雨濛濛的下午,一个撑着油纸雨伞的人,敲响了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盖叫天的家门。 盖叫天应声开门,一看是周恩来总理,急忙用颤抖的双手接过总理手中的雨伞…[全文]

盖叫天 2018-02-08 13:37:15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