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需模具,纯手工制作 刘存志先生向记者展示黑鼎作品 黑陶艺术,起源于新石器晚期,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古老的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与智慧的标志,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象征 ,被史学家称为原始文化中的艺术瑰宝。在漫长曲折…[全文]
江西景德镇人民广场,一位老人在观看巨型青花瓷“龙”。 作者:刘三多 细数来,在这个城市已待了四年多。四年多,不长也不短,我没什么变化,这个城市也没什么变化。 每座城市都有其主要的属性,上千年来,景德镇的属性一…[全文]
仿明式青花执壶清雍正窑高:9厘米 这件造型秀雅大方的小执壶,通体以青花描绘曼妙的缠枝花,执柄和长流上画的是缠枝灵芝,绕足胫再画一匝莲瓣纹,浅挖足内书雍正年号款。 这件小执壶身上的缠枝花纹样是从经典的永宣青花瓷上继承过来的,而青花…[全文]
明嘉靖朝 典型器 有嘉靖帝王年号款的官窑器,如明嘉靖青花龙纹盖罐,明嘉靖青花群仙祝寿盘、明嘉靖青花山水人物带盖梅瓶等。 青料 此朝烧瓷时间比较长,青料发色不一。最具特点的是回青料,呈色紫艳,有别于其他…[全文]
明弘治期 典型器 为“大明弘治年制”款折枝花果纹盘、云龙纹碗及一批有帝王年号款器物。此期官窑曾一度停烧,故器物较少。 青料 大体与成化朝的相同,仍然用平等青料,色泽比较淡雅。后期则发色灰蓝,与正德色调…[全文]
明正统、景泰、天顺三朝 典型器 此三朝历29 年,社会动荡,官窑基本停烧,故古陶瓷界曾经认为此三朝没有瓷业生产,而将此三朝统称为“空白期”。随着出土资料的不断被发现,古陶瓷界虽然认定此三朝有瓷器生产,但是,以“空白期”作…[全文]
明宣德朝 典型器 景德镇珠山御窑厂遗址宣德地层出土的青花器和传世品中的有款器。 明宣德青花瓷的青料与明永乐朝青花瓷的青料相同。 其他特征。以下分出土品与传世品两大类介绍。 出土品 …[全文]
明永乐朝 典型器 景德镇珠山御窑厂永乐地层出土的青花五龙纹玉壶春瓶、龙纹款青花云龙纹刻海水宫碗等一批器物是明永乐朝青花瓷的典型器物。 青料 明永乐朝青花瓷所用的青料有两类,一类发色浓艳,有“铁锈疤痕”…[全文]
明代的青花瓷,官窑产品精益求精,晚期民窑以产品量大为特点。除了元代的窑场继续烧造以外,明代又兴起了许多新的窑场,著名的民窑窑场有: 瑶里、胡田、观音阁、十八渡、董家坞等处。青花瓷以其独特的优点,在明代瓷业生产中独占鳌头。这里主要考察有确切地…[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