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遗产编号 ⅵ-5 所属地区 山东·烟台·莱阳市 遗产级别 国家级 遗产类别 杂技与竞技 申报人/单位 烟台市莱阳市 申报日期 2006 武术简介 螳螂拳是我国著名的传统武术流派,象形拳的一种。它是山东四大名拳之一,也是首批被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列入系统研究整理的传统武术九大流派之一,螳螂拳的形成发展,是凝聚了明末清初众多武术流派之长而成,仅依拳谱所载就有“十八家拳祖...
遗产编号 ⅵ-12 所属地区 江苏·常州·金坛市 遗产级别 省级 遗产类别 杂技与竞技 申报人/单位 江苏省金坛市 申报日期 2006 金坛抬阁是一种大型民俗活动,若干童男童女装扮成古装戏剧人物,悬立于若干层四方形阁架上,在庙会出会时由众人抬着并配之以吹打器乐浩荡出行,流传于江苏省金坛市金城镇及周边地区。该活动兴起于明朝,戚继光带兵打败倭寇,金坛百姓欢欣之际,遂在庙会出会时,经戚...
遗产编号 ⅵ-13 所属地区 江苏·徐州·沛县 遗产级别 省级 遗产类别 杂技与竞技 申报人/单位 江苏省沛县 申报日期 2006 “千古龙飞地,帝王将相乡”就是赞誉徐州沛县的,沛县位于江苏省北部,古称“沛泽”又称沛国、沛邑、小沛。沛县自古武林豪杰奋兴,人才蔚起,向以“汉汤沐邑,明光世家,汉高故里,武术之乡”而闻名于世。沛县有“武术之乡”之誉这与汉高祖刘邦的故里汉文化的发祥地有直...
遗产编号 ⅵ-3 所属地区 河北·沧州 遗产级别 省级 遗产类别 杂技与竞技 申报人/单位 市体育局 申报日期 2006 弹腿定义 弹腿是一种以屈伸性腿法为主,并配合各种手法、步法所组成的拳术套路。此拳腿法快速屈伸出以激力,如弹射之势而故名。 弹腿起源之说 弹腿的来源有三种说法: 一说是此拳腿法快速屈伸,弹伸突出,故称弹腿。 一说是此拳起源于山东龙潭...
遗产编号 ⅵ-6 所属地区 河北·沧州·黄骅市 遗产级别 省级 遗产类别 杂技与竞技 申报人/单位 河北省黄骅市 申报日期 2006 青萍剑是一套经典、实用的传统剑法。由江西省锦溪县龙虎山天师府潘元圭道长所创,共有365式,以应周天之数。潘真人传山东沂水县泥古庄孟教华;孟教华传济南府临邑县冯希汤,道号和玉。道家重养生又好剑,多以剑术的造诣修为而显尊贵,所以历经几位道长的实践磨砺、...
遗产编号 ⅵ-9 所属地区 河北·沧州·青县 遗产级别 省级 遗产类别 杂技与竞技 申报人/单位 河北省青县 申报日期 2006 此拳乃水泊梁山一百零八将玉麒麟卢俊义所创 ,为子午门五世掌门人江泓最喜爱的拳种之一,并命名为麒麟拳。 拳法特点:该拳大开大合,气势雄猛,招式变化多端,柔中寓刚,刚中有柔,与内功浑然一体,往往一招半招即可致对方于死地。
遗产编号 ⅵ-10 所属地区 河北·沧州·孟村回族自治县 遗产级别 省级 遗产类别 杂技与竞技 申报人/单位 河北省孟村县 申报日期 2006 拳种简介 八极拳为拳种之一,全称“开门八极拳”或称“岳山八极拳”。称“开门”者,取其以六种开法(六大开)作为技法核心、破开对方门户(防守架子)之意。称“八极”者,系沿用古代有“九州之外有八殖,八??之外有八统,八统之外有八极”的说法...
遗产编号 ⅵ-11 所属地区 河北·沧州 遗产级别 省级 遗产类别 杂技与竞技 申报人/单位 市体育局 申报日期 2006 燕青拳又称秘宗拳、颜青拳、弥祖拳、迷踪拳、迷踪艺。燕青之称,传为《水浒传》中燕青所传;又云燕青为官府所辑之人,故隐姓埋名,称其术为秘祖;又称燕青被人捉拿途中,在雪地行走,巧施步法,得以逃脱,又名迷踪。以上诸说,假托小说人物,不足凭信。据史料记载,它出自少林,...
遗产编号 ⅳ―2 所属地区 宁夏·中卫 遗产级别 省级 遗产类别 杂技与竞技 申报人/单位 海原 申报日期 2006 “打梭”是当地群众在家闲或牧羊时形成的一种民间娱乐项目,早期由于交通闭塞,娱乐形式较少,当时的孩子们都喜欢打梭,据史店苍湾村村民李成林(45岁)说:“他爷爷李志财曾玩过,传到他们这一代时,这种运动较为盛行,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体育运动形式的增多,从而冲淡了当今青少年...
遗产编号 ⅳ―3 所属地区 宁夏·中卫 遗产级别 省级 遗产类别 杂技与竞技 申报人/单位 同心 申报日期 2006 方棋,民间俗称“下方”,既是娱乐,更讲求争强好胜,是一项竞技性很强的活动,并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民族气息,深受当地群众的喜爱。流传在宁夏民间的一首“花儿”里便唱道:“漫上首花儿下盘方,解一解阿哥的心慌。” 方棋棋盘由七条横线八条竖线组成,黑白各28个子,成方...
遗产编号 ⅵ-1 所属地区 山西·忻州 遗产级别 省级 遗产类别 杂技与竞技 申报人/单位 忻州市 申报日期 2006 “挠羊赛”是忻州市盛行的群众性体育竞技活动。一千多年来,它以广泛的群众基础、独特的组织形式、高超的竞技艺术和群众的文体娱乐功能,深受山西中北部地区广大群众的喜爱。1960年在全国文教群英大会上,忻州(当时称忻定县)被誉为我国闻名的“摔跤之乡”。 据《旧五代...
遗产编号 ⅵ-14 所属地区 河北·沧州 遗产级别 省级 遗产类别 杂技与竞技 申报人/单位 市体育局 申报日期 2006 戳脚是一种以腿脚功夫为主的拳术,相传起源于宋代,有“北腿之杰”之称。武松醉打蒋门神,武松使用了戳脚里的玉环步、鸳鸯脚。近代戳脚流传于河北肃宁,祖师是1813年天理教首领之一的一代武术大师―――冯克善。另说,太平天国时,太平军战将赵灿益,精通戳脚和翻子拳。太平...
遗产编号 ⅵ-15 所属地区 河北·沧州 遗产级别 省级 遗产类别 杂技与竞技 申报人/单位 市体育局 申报日期 2006 南拳流派之一。相传为宋太祖赵匡胤所传,故称太祖拳。太祖拳法讲究实战,攻防格斗,起如风,击如电,前手领,后手追,两手互换一气摧。特点为套路严谨,动作舒展,招式鲜明,步法灵活,刚柔相济,虚实并兼,行拳过步,长打短靠,爆发力强。其劲力发挥于撑、拦、斩、卡、撩、崩、...
遗产编号 ⅵ-23 所属地区 河北·沧州·吴桥县 遗产级别 省级 遗产类别 杂技与竞技 申报人/单位 河北省吴桥县 申报日期 2006 上刀山是壮族人祭祀、祈福、驱邪的一种仪式,也是祭拜龙母的内容之一,这一古老绝技在承传民族传统文化的同时,正在不断得到发扬光大,如今已经成为当地群众开发旅游产业、推介特色旅游的重要内容。 上刀山,又叫爬刀梯,是在木梯上安装锋利的刀子作为梯级,...
遗产编号 ⅴ-1 所属地区 河北·承德·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 遗产级别 省级 遗产类别 杂技与竞技 申报人/单位 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 申报日期 2006 简介 珍珠球起源于生产劳动――采珍珠,是满族人民传统的体育项目,现为全国“民运会”竞赛项目,当前,我国部分高校开展各地均有该项目的教学与运动队训练,珍珠球是在有水区,限制区,封锁区和得分区的场地内,双方运动员各7名...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