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此罐高14.9厘米,口径6.5厘米,足径8.1厘米。晚明青花罐,除宣扬“学而优则仕”的“状元及第”、“高官厚禄”及“寿山福海”、“福寿康宁”等装饰图案多见外,还有一类“晋见图”十分多见。有学者考证后认为,“晋见图”乃是绘新科状元、榜眼、探花率同年进士晋见的一个情景。这类罐的特点是胎白釉润,青花蓝灰,色调深重,尺码以中小型为主。但人物的构图往往十分单调,三五进士揖让而行,大致呈同一个造型姿态,且绘画...
此罐高18厘米;天字罐,为明成化年间创烧的一种小型斗彩罐,因罐底署有无边栏的青花“天”字楷体款,故名。罐形为直口,短颈,圆肩,鼓腹下收,圈足,并附盖。天字罐名气十分大,影响深远,后朝争相摹作,以康熙、雍正、乾隆仿制最多。但器物多带有本朝的烧制特征,和成化的原作相去甚远。 此罐胎体厚重,釉面坚致,造型呈矮肥型,腹下收,至胫部微撇,不同于成化罐。器身有七层装饰,较明天字罐的花纹繁缛。青花色调蓝中...
罐高10.9厘米,口径4.7厘米,足径5.7厘米。小口,下腹急收成圈足。罐身以勾线填色的青花楷体“百”、“子”、“千”、“孙”字为图案。青花字写得浓郁、遒劲,把多子和多福的向往,通过罐(官),挥洒得淋漓尽致。 这类造型的青花罐,江苏一带存世量非常大,而产地江西一带则非常少,应了景德镇流行的“窑工八方来,器成天下走”的行话。 十多年前有一段时间,这类罐在上海古玩市场比比皆是,尺寸...
南朝作品青釉莲瓣纹盖罐 南朝时(420-479)佛教盛行,瓷器上大量使用莲瓣纹或荷花作装饰。南朝使用匣钵,南北朝时,南方青瓷渐渐传入北方,出土文物证明,北魏晚期北方已经能够生产青瓷器了。北方青瓷大多为日常生活用具,装饰方面注重实用。 器型:南朝器物普遍瘦高 南朝器物普遍瘦高,造型优美,盘、碗、罐大多还是平底,但已出现假圈足。这时的鸡首壶鸡头比东晋时还要高,鸡冠耸起,嘴部有孔,有的...
3月14日,辉县市孟庄镇孟庄村村民张跃梅一家在盖房挖地基时,意外发现一座古墓,村民看到里面有几个陶罐样物品,马上通过村委会联系了当地文物部门。经过勘查发掘,文物部门的工作人员在里面发掘出了几样老物件。今天上午,记者在新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一睹了真容。这就是考古人员在孟庄古墓中发现的物品,有四个陶罐,三个陶碗,从外观来看,这几样老物件保存完整,上面的花纹清晰可见,做工还算精美。 从这些器皿的特点...
(一)佛教曼陀罗及佛像种子字的综述: 我们知道在佛教中,有两个大派别,即所谓大乘和小乘。而在大乘中又有显宗和密宗之分,而显宗的宗旨是将佛教的理论进行诠释。而密宗则注重在佛教事相方面的表现。把所有佛教的理念以及佛像佛号都用形象表达。这种形象名为“曼陀罗”。比如在显宗中“转识成智”的理念,而在密宗中使用东西南北中五方佛号来表达。而这五方佛号又用五个梵文字母来代表,东方阿门众(读初,法华经佛居东方...
去年11月的佳士得香港“重要中国瓷器及工艺精品”秋拍专场中,一件西汉圆雕青玉卧羊被大藏家刘益谦以1986万港元购得,成为了2016年度又一件交易过千万元的高古玉器(图1),这件玉羊的照片顿时在朋友圈内热传。有藏友留言称这件玉羊2005年时,仅以10万出售,如今十余年间价格翻如此多倍,不禁感叹高古玉的“春天”似已来临。 关于这件玉羊,有资料可见最早为民国时期古玩商黄浚旧藏,并被黄浚收录在其所撰...
中国人食用螃蟹的历史由来已久。东汉郑玄注《周礼·天官·庖人》:“荐羞之物谓四时所膳食,若荆州之鱼,青州之蟹胥。”许慎《说文解字》曰:“胥,蟹醢也(醢,肉酱)。”可见周代就已然有过吃螃蟹酱的记载。在古代的陶瓷作品中,也多见螃蟹的身影。本文要介绍的这件晚清螃蟹纹粉彩盖罐(见图),制作精良,寓意深长,是一件不错的古玩佳器。 粉彩瓷又叫软彩瓷,景德镇窑四大传统名瓷之一,汉族传统制瓷工艺中的珍品,...
此罐高12.5厘米,口径5.9厘米,足径7.1厘米。釉底,圈足,口部涂一圈酱褐色釉。器身白釉泛黄,青花色黑,画面宛如一幅楚楚动人的水墨画。 白釉泛黄和青花发黑现象,在明洪武时多见,然而,明中期和晚期也不时出现,所以,除了“因战乱烧造质量下降”原因外,不能排除还有人为的因素。因为,从实际的色泽效果来看,白釉虽色呈奶黄,却清澈透亮,更加悦目;青花尽管转换成釉下黑色花纹,则色调幽黑,愈加深沉;加上...
资料图 罐高16.3厘米,口径7.6厘米,足径5.9厘米。釉汁滋润莹亮,青花色调青蓝典雅。纹饰用分水晕染法绘制,笔墨细腻,富有深浅浓淡的层次感。胎、釉及工艺之精良,堪与康雍瓷媲美,因而以前有不少崇祯瓷,被误认为康熙或雍正瓷。 肩与胫部分别暗刻卷草纹与海水纹,为崇祯瓷颈部的重要装饰。其中的海水纹,造型呈长短斜线加三个小圆圈,在崇祯青花笔筒的胫部,十有八件可见到该纹样,属崇祯瓷中极具时代特...
罐高16厘米,口径16.5厘米,底径12.2厘米。粥罐,古陶瓷界早已有定认:“为清代康熙时创烧。”细看这件器物,粥罐的始烧年代显然在崇祯时期: 第一,口沿下饰倒垂蕉叶纹一周,叶瓣呈一大一小相间排列,叶瓣的主脉,用浓笔线条表示。这类装饰于口部,又较写实的倒垂蕉叶纹边饰,属于崇祯瓷的装饰特色。冯先铭先生主编的《中国古陶瓷图典》,在“器型”一章“莲子罐”条目中被举为标准器的,就是一件口部画有倒垂蕉...
“最萌文物”鸮卣彩色存钱罐。太原美术馆提供 2016年度山西省文创产品新品发布会暨“2016年度我最喜爱的文创产品”评奖活动2月19日在太原美术馆举行。以山西省博物院“最萌文物”鸮卣为原型的存钱罐、以王羲之、李白、苏东坡、米芾四位古代文人为表象青花瓷板画等作品在当天发布。 本次文创产品发布会旨在发布文创新品、展示文创成果,摸准群众需求和市场方向,找准山西文创产品发展的路径和目标,从而为...
元青花缠枝花卉罐 元青花瓷器,作为开创者显赫于世界的瓷器发展史之中。其创新的工艺和豪迈奔放的气魄,开辟了全新的审美,它的出现反映了十四世纪中国对外瓷器贸易的盛况,中国的瓷业也从此开始了全球化的道路,元青花的形制、钴料以及众多的海外需求,使中华文化开始与异域产生了互动与交流。蒙元之世,朝廷与中西亚地区政治经贸往来最为密切,尤其元文宗登基之后,对外贸易成就斐然。 元青花瓷器的创烧为中国与伊...
白地黑花罐,磁州窑系烧造。大口,圆肩,平底内凹,器身饰黑色花纹。高19.8厘米,口径21.7厘米,底径10.3厘米。内施黑釉,釉色漆黑油亮,外部在白地上绘黑色纹饰,肩部绘莲花、荷叶纹,腹部绘飞风纹,线条粗犷厚重,增加了全器的稳重感。整件器物纹饰简练古朴豪放,具有浓郁的民间色彩。这种白地黑花,是磁州窑最富特征的装饰手法。由于磁州窑胎质比较粗糙,一般在胎体上施以一层洁白的化妆土,然后在上面绘制黑彩,最...
图1 图2 绩溪霞间窑遗址出土执壶 这件青釉卷口小罐(图1),高8厘米,口径8.1厘米,底径5.9厘米。器物小巧,形如小缸,广口,卷唇,圆鼓腹,假圈足。胎体很薄,胎质细腻而坚实,胎色青灰,通体内外均施青釉,釉面较为光洁,釉层薄而均匀,有开片纹,有脱釉现象,足底有粘砂,为入窑垫烧的痕迹。它是1971年安徽省绩溪县基建中出土的,后为安徽省博物馆收藏,被鉴定为北宋时期安徽霞间窑产品,...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