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螃蟹纹粉彩盖罐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中国人食用螃蟹的历史由来已久。东汉郑玄注《周礼·天官·庖人》:“荐羞之物谓四时所膳食,若荆州之鱼,青州之蟹胥。”许慎《说文解字》曰:“胥,蟹醢也(醢,肉酱)。”可见周代就已然有过吃螃蟹酱的记载。在古代的陶瓷作品中,也多见螃蟹的身影。本文要介绍的这件晚清螃蟹纹粉彩盖罐(见图),制作精良,寓意深长,是一件不错的古玩佳器。

  粉彩瓷又叫软彩瓷,景德镇窑四大传统名瓷之一,汉族传统制瓷工艺中的珍品,是以粉彩为主要装饰手法的瓷器品种。追溯中国瓷器史,早在清康熙年间,粉彩作为瓷器釉上彩绘艺术已开始了萌芽;到雍正时期,已趋成熟,无论在造型、怡釉和彩绘方面,粉彩瓷均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并形成粉彩装饰的独特风格,《陶雅》中称赞“粉彩以雍正朝最美,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鲜艳夺目”。乾隆时期粉彩已非常兴盛。到了晚清,粉彩瓷又得到了一定的新发展,除了白地粉彩器外,所见有各种色地开光粉彩,而且往往和描金工艺结合,其主要器型有瓶、罐、花盆、盘、碗、灯笼尊、盖碗等。

  这件晚清螃蟹纹粉彩盖罐(见图),高13厘米,宽11厘米。器型浑圆可爱,胎体极薄,釉面光亮如新,底足修饰工整,瓶底留有攀红图形款。盖罐一半绘以螃蟹芦草纹,另一半留白只绘两只飞虫,绘画大胆自然,流畅不做作,极具时代感。螃蟹芦草图案,有着深长的寓意。古代科举中有“一甲一名”之谓,暗喻及第登科,状元之才。蟹,有厚壳护身,犹如壮士披甲,故蟹被视为一甲的象征。芦草中“芦”与“胪”同音。因此图案含有“一甲摘桂,二甲传胪”,科举中第之意,为瑞兆。

  粉彩是一种釉上彩绘经低温烧成的彩绘方法。粉彩瓷装饰画法上的洗染,吸取了各姊妹艺术中的营养,采取了点染与套色的手法,使所要描绘的对象,无论人物,山水,花卉,鸟虫都显得质感强,明暗清晰,层次分明。这件晚清螃蟹纹粉彩盖罐的画法以写意为主,但又不失工笔的细腻,画面上的螃蟹高举双螯,显得可爱,而又虎虎有生气。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