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长期以来,中国高古瓷在国际拍卖市场上的表现都对国内市场起着重要的引领作用。每年国际大拍中都有不少的高古瓷出现,随着今年国际各大拍卖公司的春拍上精品频现,国内投资者对高古瓷的兴趣也日渐浓厚。尤其在当今资讯越来越发达的情况下,中外交流便捷而频密,一些较为敏锐的投资者注意到了高古瓷市场“内冷外热”的状况。虽然目前国内关注并热衷于高古瓷投资的藏家在整体古代艺术品投资群体中人数并不算多,但正是这一少部分人占...
原始瓷器是在制陶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瓷器的原始阶段。原始瓷由高岭土制胎,表面施石灰釉,经1200℃左右的高温烧成。胎体烧结后呈灰白色或褐色,击之可发出清脆之声。表面施釉,富有光泽,釉色多呈青灰、青黄或青绿色。近年中国科学研究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对无锡鸿山越国贵族墓和德清冯家山、亭子桥等战国窑址出土的瓷器标本进行系统测试分析,结果证明鸿山越国贵族墓出土的瓷器烧成温度竟高达1290℃,冯家山、亭子...
此罐高11.3厘米,口径5.2厘米,足径5.7厘米。婴戏图上,儿童的头上部或后脑勺特别大,头与身体的比例不匀称,是嘉靖、万历时期人物纹的一大特点。釉底内署青花双圈“福寿康宁”楷书款。 嘉靖以前,罐的底部大多为无釉涩底,嘉靖起,罐的底足绝大部分做成圈足釉底,且底内常书以吉语款、花样款等,这一现象,反映了晚明的风雅与时尚。 嘉、万时,修足已有很精细的一类,该罐的足内墙呈略内弓形弧壁,内墙角...
挖出的汉墓和陶罐 前几天,在南京六合区方州广场附近一工地,开挖掘机的师傅在挖土作业时,突然发现挖斗“格登”震动了一下,他赶忙关掉机器,打开车窗下去察看,这一看吓了一大跳,只见挖斗里横着几块棺木,开挖掘机的师傅立即停止作业并赶忙报警,民警赶到后对现场进行了暂时封锁。昨天下午,考古人员到场进行了保护性挖掘。 当地马鞍机场派出所民警赶到现场后不久,挖掘机已经停止作业,并停至现场20米远的一块...
它外表看起来像一本书,如果和其它书一起放在书架上,那么谁也想不到这是一个存钱罐。只有当主人拿下它的时候,将硬币投进去,才能看清它的真面目。下面我们来讨论一下,为什么要把存钱罐设计成书的外形。其实这很容易理解:如果您是一个爱书,喜欢买书的朋友,可以将平常的一些零钱存在这个图书存钱罐里面,当需要买书的时候,就可以打开存钱罐去买书了,非常不错的创意组合。 以前见过各种各样的存钱罐,方的,圆...
酒罐 以色列Tel Kabri的迦南宫大约建于3,850年前的青铜时代中期。近几年来迦南宫的发掘不断带来惊喜:继2年前发现了40罐酒后,2015年又发现了4间装满酒罐的房间。 第一次发掘后,研究人员对酒的成分,特别是酒中的残渣,进行了化学成份分析。分析结果显示,酒罐内的酒被加入了松节油、香柏油、蜂蜜等不同的植物香料,使酒具有了不同的口味。伴随着2015年的考古挖掘,他们发现了4个相连且...
罐高11.8厘米,口径5.7厘米,足径7.2厘米;“法轮是佛家八宝之一,象征佛法永不熄灭,像轮子一样旋转不停,中央八根菱形轮辐代表佛祖释迦牟尼一生传教的八件大事”。(参阅《中国通史》) 从该罐主题纹的构图上可见,法轮所占画幅的比例,较成化、弘治朝有明显收缩。而法轮周边的火焰纹,所占画面的比例却相当大,可见人们的信仰已有了新的迁移。此时葫芦、云鹤、八仙纹日趋多见。
罐通高14.1厘米,口径5.2厘米,足径6.1厘米;呈瘦长形,盖钮为一蛇形雕塑体,造型秀美。底署青花单框吉语款。肩部如意纹之间,饰有环状连接物及三枚小叶。这类装饰,在正德时是没有的,为嘉靖时期的纹饰特征。青花呈色浓艳微紫,系采用上好回青中加石子青的混合料。 回青,产地西域(万历二十四年《明神宗实录》条载:“回青出吐鲁番异域……而御用回青系西域回夷大小进贡,置之甚难。”),呈色青中闪紫,色调浓重艳...
陶罐经鉴定为多角谷仓,是随葬品 漳州云洞岩西侧,长山水库古墓群中附近,发现一个神秘的长角古陶罐。 连日来,陶罐吸引漳州众多文史专家关注,经多位专家鉴定,该陶罐是“多角谷仓”,为宋代的陪葬品,在漳州出土极少,不过在闽北浙南出土较多。目前,该陶罐暂由龙文区石刻博物馆收藏。 神秘陶罐大猜想 专家称是多角谷仓 4月1日,海都记者带专家前往古墓群调查,发现了一个陶罐,高约25厘米,表面分布一些刺状...
罐残高12.3厘米,口径8.5厘米,足径9厘米;直口,圆腹,圈足。足际圆润,瓷质洁白细润。釉底署青花双圈“大明嘉靖年制”六字双行楷体款,青花色泽因蓝中微泛红紫而浓艳,系用上等回青料。 器壁薄,通体满釉,釉质肥腴、白中含微灰。因釉色呈半木光状,具有甜润的白糖色泽,故又有“甜白”之称。肩部暗划如意纹,腹体刻五爪云龙,胫部为双线宽体仰莲瓣纹。刻划如画,纹饰精细,做工规矩,中腰微鼓的衔接痕呈整齐一环。器...
上海博物馆所藏七牛贮贝器(如左图所示)是1956年云南晋宁石寨山出土的一件青铜器,器高44.3厘米、口径24.7厘米,最宽处35.1厘米。器呈圆筒形,中腰收束,盖与器身作子母口,器内还盛装有两千多年前遗留下来的海贝。 此器的器盖上伫立有七头牦牛,六头围成一圈,环绕着中间的一头。七头牦牛神形各异,牛角夸张,牛的全身覆满刻画入微的长毛。器身两侧各有一对虎形耳,虎尾部卷曲巧成此器的把手。猛虎全身直挺,...
青花凤穿牡丹纹罐,高37.5cm,口径15.5cm,足径15.4cm。 罐直口,溜肩,圆腹,圈足,有盖,盖圆顶,宝珠形钮,盖与罐子母口相合。盖面绘缠枝牡丹花与变形如意纹,罐口绘朵花4组,两两相对,腹部主题图案满绘凤穿牡丹花纹。足内有青花篆书“大清道光年制”六字款。 此罐胎体厚重,青花呈色鲜艳明快,纹饰清晰,生动活泼,凤凰图案用笔奔放,简洁凝练。此罐之造型与绘画风格均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宜兴窑紫砂芦雁纹六方茶叶罐,清乾隆, 高16.2cm,口径4cm,足径4.7cm。 罐六方形,小口,折肩,六方足。盖、钮皆带六棱。朱红色砂泥。腹六面绘通景芦雁纹,碧波粼粼的湖面上簇簇芦苇在微风中摇弋,一群大雁飞临水面,分别作飞、鸣、食、宿状。整幅画面用细润的泥浆堆绘而成,画面微微凸起,富有立体感。 芦雁纹是中国文人画常见的题材之一,宋徽宗时期就有芦雁纹的宫廷绘画,明清时被大量地运用在工艺美术的...
粉彩婴戏图壮罐,清乾隆,高14.9cm,口径5.8cm,足径5.5cm。 罐直口,短颈,筒形腹,圈足,附盖。罐内壁与圈足内施松石绿釉。外壁以粉彩婴戏社火图为主题装饰,边饰紫地轧道粉彩仰覆如意云头纹。图中婴孩在园景中有的举灯、骑马,有的敲鼓、打镲、吹号,有的举狮戏球、燃放爆竹,一派喜气洋洋、热闹非凡的场面。外底署红彩篆书“大清乾隆年制”三行六字款。 婴戏图在唐代长沙窑瓷器上已经出现,至宋、金时期...
紫砂御题诗梅花纹茶叶罐,清乾隆,高15.5cm,口径4cm,足径4.8cm。 罐圆口,短颈,长圆腹,圈足。圆形盖,珠钮。浅黄色砂泥。腹一面为乾隆七年(1742年)所作御题诗《雨中烹茶泛卧游书室有作》(原诗见《清高宗御制诗初集》卷九)。另一面用细泥堆绘梅花图:湖石缝隙间老梅斜出,花满枝头,或盛开,或含苞。 七言诗《雨中烹茶泛卧游书室有作》曾被广泛地应用于乾隆御制茶具的装饰上,不仅局限于紫砂器,景...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