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三十夜的火,月半(元宵)夜的灯”。每年春节、元宵期间,民间风俗要舞龙灯、挂花灯。在新建县昌邑乡、联圩乡及鄱湖地区一带,“走马灯”颇受民众青睐;在石岗镇地区,独具特色的梅烛灯有着几百年的历史。另外,蚌壳灯、蝎子灯、狮子灯等十余种造型各异的灯彩和场面壮观的大型灯彩表演,千百年来在新建县坊间一直流传下来。 上新建爱好龙灯、梅烛灯、孔明灯等 正月十五舞龙灯,欢欢喜喜闹元宵。在南昌不少地方...
北京荣宝斋携手国家级非物质遗产“钧瓷柴烧技艺”传承人、钧瓷大师任星航“钧天星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星航钧窑作品展”12月23日揭幕。上百件钧瓷作品首次亮相,其中包括几十件按照宋代柴烧工艺烧造的珍品,作品的釉面和窑变最大程度地还原了宋金遗韵,被认为是最接近宋代钧官窑瓷器气韵的当代作品。此次“钧天星航”艺术作品展是荣宝斋非遗作品系列专项展的一部分。 入窑一色,出窑万彩”,钧瓷的神奇窑变,堪...
截止目前,呼伦贝尔市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7项,较去年新增3项,新增自治区级非遗传承人29名。今年呼伦贝尔市新增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有通古斯鄂温克服饰、达斡尔族服饰及巴尔虎蒙古族长调。截止目前,呼伦贝尔市有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77项,呼伦贝尔市级项目125项;确定呼伦贝尔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81人,其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人,自治区级非物...
“有了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我更有信心保护和传承好这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2月21日,湖南省隆回滩头镇桃林村手工抄纸技艺传承人李志军,向前去慰问他的该镇领导当场拍胸表态。 滩头手工抄纸技艺流传已有1300余年历史。李志军的手工抄纸作坊始于1982年,从砍竹、破料、扎料下凼、洗料、踩料,到抄出一张张成品纸,最后晒纸到捆扎打包,要经过26道工艺流程。据悉,今年12月3日,滩头手工抄纸技...
朱炳仁,1944年11月生于浙江绍兴,铜雕泰斗,中华老字号“朱府铜艺”第四代传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铜雕技艺”唯一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北京故宫博物院文创顾问,西泠印社社员,“运河三老”之一,中国文物学会文物修复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文物学会大运河专业委员会名誉会长, 熔铜艺术创始人,庚彩工艺发明者,被誉为“中国铜雕王”“中国当代铜建筑之父”,也是国际铜业协会委...
前不久,邯郸广平水陆画入选“国家非遗”。专家评价其内容丰富,笔触精细,除了具有文化和艺术价值,还具有重要的历史、宗教、文物、文献价值。据了解,张贞美是该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她是广平县南阳堡镇高庄村人,今年48岁。从7岁开始,张贞美就跟着父亲学画,行走乡间从未言弃。辉煌抑或茫然,坚守至此,个中滋味,一言难尽。醉心笔尖儿40年,张贞美说她绝不后悔,坚信明天会越来越好。 解读 何谓广平水陆...
近日,国发〔2014〕59号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公布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 “富平石刻”名列其中,入选传统美术类扩展项目。 据了解,富平石刻已有1500多年历史,种类繁多,遍布关中各地,浑厚的南北朝造像、威武高大的陵墓雕像、刻工细腻的历朝墓志等,充分反映了富平石刻技艺的精湛造诣和历史内涵。长期以来,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载体,为中华文化的延续和繁荣发挥了较大的作用。其...
近日,丰都县文广新局传出喜讯,丰都县向文化部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申报的“丰都庙会”项目,已经通过社会公示期。11月11日,文化部正式发文,“丰都庙会”跻身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丰都无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就此改写。 从2006年开始,丰都县就启动了“丰都庙会”国家级申遗工作,前两次因种种原因失败。 2013 年,文化部部署开展了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近日,中国政府网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公布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天津达仁堂安宫牛黄丸传统制作技艺荣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安宫牛黄丸为中医界“温病三宝”、“中药三宝”之一。今年正值天津达仁堂百年华诞,作为国药老字号,达仁堂始终以“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祖训为宗旨,以“疗效至上,仁药永恒”为圭臬,做好药,做仁药,惠福民生。
公元1671年(清康熙十年),赵氏夫妇在保定西大街二道口(今永华路与西大街交会处)东北角古槐树下建了槐茂酱园店铺。 民国年间长春园端午节全体工人合影。长春园饭庄的旧址,位于保定市灶君庙街南头路东(现永华北路),它是民国年间保定府名店之一。 温碗 家乡的味道 近两年来,央视《舌尖上的中国》系列热播勾起了人们对美食文化的关注,“家乡的味道”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在我省保定...
近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公布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唐山乐亭皮影榜上有名,成功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而且是今年唐山市的唯一项目。至此,唐山市乐亭县已有乐亭大鼓、乐亭地秧歌、乐亭皮影3项国家级非遗项目,几乎占据全市7个国家级非遗项目的“半壁江山”,位列各县(市)区之首。 据了解,唐山皮影申报国家级非遗可谓一波三折, 2006年国家非遗项目申报之...
棠溪宝剑拥有300多套独特的手工艺 近日,西平县棠溪剑业有限公司继承研发的棠溪宝剑锻制技艺以其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内涵、独特的300多套手工艺等,被列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西平县棠溪宝剑锻造技艺始于西周,距今已有2700多年。在《史记》、《战国策》、《水经注》、《资治通鉴》等典籍中,都有对西平县棠溪宝剑锻制技艺的记载。位于棠溪河畔的战国冶铁炉,是我国迄今为止发...
日前,涟源珠梅故事被公布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珠梅故事”始于明代崇祯年间,传承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它是借鉴戏剧造型的高台艺术,取材于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和现实生活,是当地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传统习俗节目。 随着社会发展,珠梅故事已经面临濒危,涟源市非遗保护中心深入挖掘,积极申报非遗保护项目,在非遗中心和珠梅故事理事会的努力下,珠梅故事2007年被娄底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市级非物...
近日,从新疆市文化广播体育影视局传来喜讯,塔城地区乌苏市蒙古族搏克被国务院命名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搏克”为蒙古语,译为摔跤,有结实、团结、持久之意。它是蒙古族“男儿三艺”之一,属蒙古族传统体育项目。搏克已有近2000年的历史,西汉初期开展,元代盛行,至清代得到空前发展。在全国及国外蒙古族群众聚居地区都有流传,而且各具特色。乌苏市蒙古族搏克属新疆卫拉特蒙古族传统式摔跤的一部...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