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山东省人民政府日前公布了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共计58项)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共计59项),我市有8个项目入选。其中新入选项目有《毓璜顶庙会》、《中亚至宝三鞭丸制作技艺》、《蓬莱阁庙会》、《烟台绒绣》、《明通万应膏药制作技艺》5个项目,扩展项目有《螳螂拳》、《烟台剪纸》、《胶东花饽饽习俗》3个项目。 截止目前,我市已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38...
日前,山东省政府公布了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记者从中了解到,此次公布的名录中共有117个项目,泰安有泰山水陆画、肥城焗艺等12个项目被列入其中。 具体说来,此次我市入选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有民间文学1项,传统美术1项,传统技艺5项,民俗3项以及传统医药2项。依次为肥桃传说,泰安市泰山水陆画,肥城焗艺、泰山区泰山封禅御宴、泰安市泰山香传统制作工艺、泰山石刻碑拓...
日前,省政府正式公布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临朐县有3项入围。 在三个项目中,洼子跑麒麟名列入围58项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临朐手绘年画和临朐全羊制作工艺入围59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近几年,临朐继续深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整理和申报工作,不断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保护、传承和管理力...
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日前出炉,海阳市申报的螳螂拳榜上有名。螳螂拳与孙膑拳、四通捶、文圣拳并列为山东四大名拳,是首批被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列入系统研究整理的传统武术九大流派之一。
近日,经山东省政府批准,省文化厅确定了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我市18个代表性名录名列其中,入选数量居全省各地市之首。盘点其中上榜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不乏岛城市民熟悉的胶州作古典家具制作技艺、崂山金钩海米制作技艺等。 发布 8个项目首次成功申请 此次公布的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和分为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
25日,省政府批准省文化厅确定的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公布,德州市两项目榜上有名。 该名录共包含58个项目,其中,德州市陵城区蹦鼓舞及德城区木刻刀笔书画两项目入围。此外,武城县的古贝春酒传统酿造技艺入围山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 据了解,德州市认真贯彻落实“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坚持科学的保护理念,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
“介休的琉璃,自古以来就特别有名,沈阳故宫的好多琉璃都出自介休匠人之手,现在介休后土庙更是山西琉璃艺术的博物馆。”近日,介休唐源古建的创始人刘开宝激动地说。 3月24日,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文明密码》摄制组,对介休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琉璃烧制工艺进行了为期5天的拍摄,刘开宝是晋中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到他这一辈已经传承了四代。编导伍杨伟楠说:“刘老师对于琉璃的痴迷让人很敬佩,要让全国...
3月25日,记者从呼和浩特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获悉,呼和浩特市评审确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市级139名。 据悉,截至2015年底呼和浩特市共申报文物保护项目49项,建成国有博物馆9家,民办博物馆23家,行业博物馆6家。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8家,自治区级文保单位61家,市级文保单位64家。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市级67项、自治区级42项、国家级5项。在市区及9个旗县区建起了12个基层非遗传习...
白族扎染,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大理白族地区的扎染,使用纯白布或棉麻混纺白布,以苍山上生长的板蓝根、艾蒿、蓼蓝等天然植物制成蓝靛溶液。制作过程分设计、上稿、扎缝、浸染、拆线、漂洗、整检等。 制作时,将设计好的花样纹式刷到白布上,再按纹样将白布捏成小鬏,用线缚上或缝上,再浸入染缸里反复浸染。每浸一次颜色深一层,所谓“青出于蓝”,浸染到需要的程度后,取出晾干,拆去缬结,便呈现蓝底白花...
3月15日,记者获悉,目前该区列入各级非遗项目192项,其中孟姜女的传说、博山琉璃、鲁派内画3个项目为国家非遗项目,省级非遗项目6项、市级非遗项目42项,共有各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50人。 据悉,该区高度重视非遗保护传承工作,积极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展地域文化建设,形成了具有博山特色的系列文化品牌。 在推进非遗文化传承人保护和培养工作中,该区深入实施“民间绝活绝技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培养...
烟台市政府近日下发了《烟台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其中,新入选烟台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6项,扩展项目6项。截至目前,烟台市共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13项,其中国家级14项,省级33项、市级113项。 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烟台,拥有深厚的历史积淀,文化遗产广泛,勤劳智慧的烟台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积累了灿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如今,烟台市已经普查到的民...
文南词,又名文词腔,流行于池州市的东至县、安庆市的宿松县等地。剧种名称,取其主要声腔(文词)、(南词)首字组成,原系湖北黄梅一带渔鼓小调,清末由逃荒卖艺人传入。清末东至县仰家桥秀才谢敬仁在《南乡诗草。省亲偶见》中有诗道:“翁操四胡桂树下,姝弄渔鼓唱‘思嫁’。妇孺入迷文南词,月落西山不归家”。(南乡,即现在的东至县青山乡。)此诗记叙了当时文南词的演出形式,伴奏乐器以及观众喜闻乐见的程度。 文南词唱...
烟台市政府近日下发了《烟台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其中,新入选烟台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6项,扩展项目6项。截至目前,烟台市共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13项,其中国家级14项,省级33项、市级113项。 文化将成支柱性产业 在烟台市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提出,文化将成全市支柱性产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烟台文化宝库的重要资源,是烟台建设“省文化产业金种子计划”城市的有机组...
柳州市2月24日公布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66个项目入列。 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包括民间文学、传统舞蹈、曲艺、传统技艺、民俗、民间音乐、传统医药等几大类别。传统舞蹈中,像融水苗族自治县的苗族嘎芦舞、苗族嘎任舞、苗族芦笙踩堂舞、苗族芒篙舞、苗族迁徙舞等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苗族贴绣、苗族刺绣、苗族吊脚楼建筑技艺,甚至如苗族酸鱼、酸肉腌制技艺、苗族重阳...
今晚,赤石社的民众将点燃油炬、手持仪杖、泼撒盐米、鸣锣开道、肩扛虎爷和大王公妈的神辇队伍架式摆开,后面会紧跟大开道、八音队、礼鼓队、舞龙队、官将首等民间表演团体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蜈蚣阁,绕着附近道路行进,远远看去像一条蜿蜒前行的火龙。 这么盛大的场面,你一定很少见到。每年农历正月十六晚上,海沧区赤石社的村民都会抬出本社凤山宫的虎爷和大王公妈,进行油炬走境活动。油炬走境的队伍所到之处,...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