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白族扎染

  白族扎染,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大理白族地区的扎染,使用纯白布或棉麻混纺白布,以苍山上生长的板蓝根、艾蒿、蓼蓝等天然植物制成蓝靛溶液。制作过程分设计、上稿、扎缝、浸染、拆线、漂洗、整检等。

  制作时,将设计好的花样纹式刷到白布上,再按纹样将白布捏成小鬏,用线缚上或缝上,再浸入染缸里反复浸染。每浸一次颜色深一层,所谓“青出于蓝”,浸染到需要的程度后,取出晾干,拆去缬结,便呈现蓝底白花的图案花纹来。传统图案多以圆点、方块、简单的几何图形和不规则图形为主。近年来,传承人们不断推陈出新,运用传统的扎染技艺创作出大量题材广泛、内容丰富的新图案,有些堪称艺术精品。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