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乌苏蒙古族搏克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4-12-16 11:49:11 作者:张祖栋 来源:人民网 已浏览次
近日,从新疆市文化广播体育影视局传来喜讯,塔城地区乌苏市蒙古族搏克被国务院命名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搏克”为蒙古语,译为摔跤,有结实、团结、持久之意。它是蒙古族“男儿三艺”之一,属蒙古族传统体育项目。搏克已有近2000年的历史,西汉初期开展,元代盛行,至清代得到空前发展。在全国及国外蒙古族群众聚居地区都有流传,而且各具特色。乌苏市蒙古族搏克属新疆卫拉特蒙古族传统式摔跤的一部分。作为传统体育项目,搏克在乌苏市蒙古族群众中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搏克运动要求选手腰、腿部动作协调配合,在对抗中充分显示力量和技巧。从事搏克运动能训练力量、灵敏度、速度、耐力等身体素质,并能培养人的机智、勇敢、顽强等意志品格,能起到增强体质、增进友谊、加强团结和娱乐的作用,对中国体育史,乃至世界体育史的丰富和完善都有重要价值。
搏克在发展过程中产生了许多关于搏克的民歌、赞词、祝词和故事等丰富多彩的搏克文化。蒙古族英雄史诗《江格尔》中也有关于搏克的形容,而且语句非常丰富。现在,搏克已成为蒙古族群众集会时进行的一种娱乐方式,同时它又是“那达慕”、“祭敖包”活动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搏克内涵非常丰富,涵盖蒙古族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哲学思想方方面面,它不但是勇敢和力量的象征,也是聪明和智慧的结晶;搏克历来提倡人人平等、不畏强暴、不欺凌弱小,重在参与;经过参与、交流、拼搏、竞争,达到消除隔阂、忘记仇恨、增进友谊、加强团结,最终达到所有的人高兴、欢乐,皆大欢喜之目的。
责任编辑:小明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