棠溪宝剑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棠溪宝剑拥有300多套独特的手工艺

      近日,西平县棠溪剑业有限公司继承研发的棠溪宝剑锻制技艺以其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内涵、独特的300多套手工艺等,被列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西平县棠溪宝剑锻造技艺始于西周,距今已有2700多年。在《史记》、《战国策》、《水经注》、《资治通鉴》等典籍中,都有对西平县棠溪宝剑锻制技艺的记载。位于棠溪河畔的战国冶铁炉,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最早、保护最完整的冶铁遗址,1996年11月被国务院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棠溪宝剑文化内容丰富,被赋予正义、道德、权威、诚信、扬善除恶的人文精神,具有历史文物、文化收藏、艺术审美等多元价值。它的代表性传承人高庆民,自幼随父亲言传身教,继承保存了棠溪宝剑传统铸剑技艺,开拓出了九大历史名剑及300多个新品种,正式获准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注册的“棠溪中华第一剑”和“棠溪天下第一剑”的商标使用权,成为中国商标注册的首例。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