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近日,“凤县民歌”传承人张克勤被省文化厅评审确定为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张克勤老人是凤县双石铺镇张家窑人,今年已81岁高龄。他自幼放牛放羊,跟随当地老人学习凤县山歌,心里装了120多首凤县民歌。为发扬传承凤县民歌,近年来张克勤老人还搜集整理民歌词121首,创作新歌22首,整理成《我会唱的凤县民歌》手写本一册。2012年张克勤被评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凤县民歌传承人...
记者获悉,在文化部公示的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推荐项目名单中,谷城县湖北越调以传统戏剧入选。 湖北越调是由明代秦腔传入襄河一带与当地民间音乐结合而形成的一个剧种。它在流传中保留了古老“秦腔”的高亢激越风格,又融合了本地的“襄阳腔”繁音激骤特色,在清干隆年间形成了很有影响力的剧种湖北越调,俗称“大越调”。 该剧种主要流行于鄂西北谷城、襄阳一带。随着唱湖北越调的老艺人...
近日,文化部向社会公布了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入选项目名单。福建共17项入选,其中新入选项目6项,扩展项目11项。 福建此次入选的项目包括:泉州洛江陈三五娘传说,莆仙十音八乐,龙岩采茶灯,福安平讲戏,福州咏春拳,柘荣马仙信俗,张三丰太极拳,浦城剪纸,莆田留青竹刻,安溪竹藤编,莆田涵江玉雕,宁德畲族银器锻制技艺,莆田仙游家具制作技艺(福建古典家具制作技艺),福州仓山花茶制作...
文化部办公厅日前公布了《关于公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推荐项目名单的公告》,富平石刻名列其中,入选传统美术扩展项目,这是该县继2006年阿宫腔申报成功以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又一次重大突破。 富平石刻历史悠久,种类繁多,遍布关中各地,浑厚拙朴的南北朝造像、威武高大的陵墓雕像、刻工细腻的历朝墓志等,充分反映了富平石刻技艺的精湛造诣和历史内涵。中国最大石刻艺术宝库的西安碑...
7月16日,文化部办公厅网站发布了《关于公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推荐项目名单的公告》,在全国各地申报的1111个项目中,素有“中华百艳,华夏一绝”美誉的丰宁滕氏布糊画成功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滕氏布糊画是河北丰宁民间艺术家滕腾先生发明的新画种,创作技法集绘画、雕塑、堆绣、唐卡、剪纸等工艺之大成,用料讲究、色彩绚丽、操作细腻、画面逼真、取材广泛。一画作成,...
日前,文化部向社会公示了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入选项目名单。山西共21项入选,其中新入选项目5项,扩展项目16项。 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申报于2013年启动,今年文化部组织专家按照评审标准对从全国各地申报的1111个项目进行了审议,最终确定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推荐名单298项,其中新入选151项,扩展项目147项。本次推荐的项目名...
7月16日,文化部向社会公示了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山东省共有18项入选,其中,孟母教子传说、德州扒鸡制作技艺等8个项目为新入选项目,此外还包括山东落子、螳螂拳等10个扩展项目,本次公示期为20天。 山东省18项目入选名录 去年,文化部启动了第四批国家级非遗名录的申报工作。经评审委员会评定,提出第四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推荐项目名单298项,其中新入选151项,扩展项目1...
近日,记者从文化部门获悉,岚县面塑成功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推荐名录。 近年来,岚县大力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使得面塑这一濒临湮灭的非物质文化得到了重生。在2005年成功申报为市级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础上,该县对此项民间艺术进行了保护和抢救,每年下拨专门的经费用于民间面塑艺术的保护和开发,并成立组织机构和奖励基金会,对优秀艺人进行奖励和培训。特别是2013年,该县制定了《特殊人才奖...
近日,文化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公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推荐项目名单的公告》,杨继洲针灸入选该名录。 杨继洲是廿里镇六都杨人,明代针灸学大家。他行医40多年,临床经验丰富,尤其精通针灸,治病时常常针药并重。杨继洲将《卫生针灸玄机秘要》、《神应经》、《古今医统》、《针灸节要》等医药典籍中关于针灸的内容一一摘录编册,汇成了《针灸大成》。《针灸大成》共10卷20余万字,是我国针...
文化部办公厅日前公布的《关于公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推荐项目名单的公告》显示,陕西省有12个项目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遗目录,陕西省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项目总数至此达到74个。 据了解,本次陕西入选的12个项目中,有3项入选新入选项目、9项入选扩展项。新入选项目中,渭南市白水县、商洛市洛南县联合申报的仓颉传说入选民间文学项,安康市旬阳县申报的旬阳民歌入选传统音乐项,陕西省...
拥有2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金华将有望再添4项。在文化部刚刚公示的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推荐项目名单中,金华的婺州窑烧制技艺、诸葛后裔祭祖、红糖制作技艺、寿仙谷中药炮制技艺榜上有名。 金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相关负责人李军说,这次推荐项目共298项,浙江省有30个入选,金华入选的4个非遗项目,在地方上均有较大的影响力。 婺州窑传统烧制...
记者从山东省财政厅获悉,为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建立更为系统全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制,山东省下达2014年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1500万元,比上年增加500万元。 据了解,上述资金中,903万元用于项目保护,以第三批省级非遗名录项目为重点,共保护88个项目;194万元用于资助传承人,共资助324名省级非遗传承人收徒传艺;140万元用于补助7个省级文化生态保护...
7月16日,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发布了《文化部办公厅关于公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推荐项目名单的公告》,我省有15个项目入选。本次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推荐名单共298项,其中新入选151项,扩展项147项。 江苏入选的15个项目中,连云港[0.00% 资金 研报]的东海孝妇传说与苏州的吴地宝卷分别纳入新入选项目与扩展项目的民间文学项。扬州独立申请的园林...
7月16日,文化部公示了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推荐项目名单。其中,郴州市临武傩戏、安仁赶分社、苏仙传说3个项目成功入选。至此,郴州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达到7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21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95项。 根据郴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简介,“临武傩戏”源于原始社会图腾崇拜的傩祭,形成于清康熙年间,于上世纪八十年代逐渐恢复,以口传心...
日前,文化部向社会公示了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入选项目名单。湖南共17项入选,其中新入选项目8项,扩展项目9项,入选数量在全国排名第6位。沅州石雕(暨芷江明山石雕)成功入选传统美术项目。 芷江明山石雕因采用芷江明山石而得名,明山石是一种粘板石,品类有黑石、绿石、紫袍玉带、紫袍金带、金丝带、眉子纹、金星和石眼等。石质细润,色彩斑斓,抗压、抗折、抗碱强度大,耐酸性能好,易...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