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总统府位于南京长江路292号,是近代中国历史的重要遗址。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发后,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此处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并组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共和制的国家政权——中华民国临时政府。1912年4月,临时政…[全文]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位于广州市先烈路。1911年4月27日(农历三月廿九日)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为推翻腐朽的清王朝在广州举行武装起义。起义失败了,同盟会骨干会员牺牲了百余人,同盟会会员潘达微冒死收殓烈士遗骸72具,丛葬于黄花岗。1918年,爱国…[全文]
汉代鎏金“中国大宁”铜镜 商代铜面具 隋代镶金边白玉杯 唐代黒釉三彩马 唐代鎏金银薰球 唐代狩猎纹高足银杯 新石器时代后期龙山文化黑陶罐 新石器时代后期良渚文…[全文]
文物信息 商后期(约公元前14-前11世纪)饮食器。1939年河南省安阳市武官村出土。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口宽79厘米、重832.84千克。 文物详情 此鼎器形庞大浑厚,是中国目前已发现的最重的青铜器。鼎身呈长方形,口沿…[全文]
文物信息 四羊方尊,商朝晚期偏早青铜器。属于礼器,祭祀用品。是中国现存商代青铜器中最大的方尊,高58.3厘米,重近34.5公斤,1938年出土于湖南宁乡县黄村月山铺转耳仑的山腰上。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文物详情 四羊方尊器身方形,方…[全文]
2010年2月11日,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文物交接仪式。 当日,国家文物局将其所属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代管的约40万件文物移交中国国家博物馆。至此,中国国家博物馆的藏品数量将达到100余万件。据介绍,这批移交文物包括佛像2万余件,玉器8万余…[全文]
国博日前已与设计方正式签订合同。由此,国博改扩建方案最终确定下来。 庭院加顶、东面扩建、专题展厅设在地下、基本陈列“浮”在半空……2008年,一座兼具传统与现代的新国博将以17多万平方米的…[全文]
一 缘起 当年中国革命博物馆、中国历史博物馆这两大馆的建设,仅是基于当时的国力的结果。真正拥有一个可以和大英博物馆、卢浮宫、大都会博物馆相同级别的国家博物馆,一直就是新中国几代领导人的愿望。限于历史的原因,直到2003年2月28日,经党中…[全文]
改扩建工程完成后的中国国家博物馆将成为以展示历史与艺术为目的,集收藏、研究、考古、展览、文化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国家博物馆。同时按照“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地服务公众”的原则努力营造一个舒适、典雅的文化环境。改扩建后的国家…[全文]
中国国家博物馆是由原中国历史博物馆和原中国革命博物馆合并组建的,2003年3月批准立项,2006年12月国务院批准可研报告和建设方案,2007年7月批准初步设计及概算,项目批准总建筑面积191900平方米(其中保留老馆部分建筑面积35452…[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