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苏州召开苏州市区古建筑抢修保护工作会议,苏州古建筑保护走上了抢修保护、充分使用、多方参与的发展之路。如何让更多古建筑“延年益寿”依然是古城苏州保持文化魅力的一大关键,“十一五”期间…[全文]
6月2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民建中央原主席成思危先生一行在陕西省有关领导和陕西省文物局副局长张文的陪同下视察乾陵文物保护工作。在详细看完乾陵陪葬墓壁画和陵园石刻的保护工作后,他指出,乾陵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一定要把乾陵的各项…[全文]
孔螈复原图 据美联社报道,科学家挖掘出最原始四腿动物化石,距今3.65亿年。此发现将帮助科学家更好地了解鱼类是如何进化成陆地行走的高级动物的。此发现成果发表在6月26日出版的《自然》杂志上。 这个化石是水生动物孔螈,学名为“…[全文]
烟台市考古人员在莱山区大郝家遗址,首次发现了12座晚清时期的半地下式营房,这也印证了流传于当地的曾经这里驻扎过官兵的说法。 今年,莱山区修建的凤凰西路正好经过大郝家遗址,烟台市考古工作人员于5月份进驻工地,对工程范围内的遗址部分进行发掘。…[全文]
日前,庐山马尾水风景区一工作人员在景区的岩石上,意外发现一块植物化石,化石上面黑色的叶脉十分清晰。 相关资料显示,这种化石上的植物是地球最早具有生命的植物——宏观藻类。该植物广泛而大量地出现在距今约9亿年的古海洋沉积物中。在火山爆发和造山…[全文]
另有金代泰和壬戌年石壁墨书题记和元代至元三年的石刻题记,以及3座明代八卦石屋被发现 今日从省文物部门传来消息,芮城县文物局邀请有关专家对该县大王镇百梯山进行考察时,发现了祭祀台和相关文物,为进一步研究佛道文化在山西乃至全国的发展提供了有力…[全文]
长涂镇在岱山县一个小岛上,与普陀山遥遥相望。这个寻常小镇,最近被赋予了神秘色彩:半个月前,岱山县文物普查办根据当地老人的反映,在长涂镇一条河里发现了一艘被淤泥掩埋的古沉船踪迹。 初步判断,这艘古沉船距今约有八九百年,载重约为30吨,可能是…[全文]
6月14日,游客在观赏国宝青铜器太阳树。四川汶川大地震并未对中国著名的三星堆古文化遗址造成损坏,依然供游客游玩。中新社发贾国荣摄 汶川地震给人们带来难以忍受的巨痛,也给一些重要文物带来损害。 位于四川广汉南兴镇的青铜时代遗址——三星堆,…[全文]
记者昨日从河南省文物局获悉,河南省人民政府日前核准公布了河南省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283处,包括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39处、石窟寺和石刻16处、古建筑102处、古遗址95处、古墓葬31处。其中黄河博物馆旧址、原省博物馆广场上的毛泽东塑像…[全文]
受西津渡公司委托,镇江市古城考古所近日在西津渡历史文化街区的考古工作中,发现清代救生会、义渡局的专设码头、道路等系列遗迹。 码头遗迹位于市区云台山下北侧近百米处,被深埋在地下2-6米,坐南朝北。早期为石木结构:上部为石叠坡台,北端砌石台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