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首现12座晚清时期半地下式营房 出土子弹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烟台市考古人员在莱山区大郝家遗址,首次发现了12座晚清时期的半地下式营房,这也印证了流传于当地的曾经这里驻扎过官兵的说法。

今年,莱山区修建的凤凰西路正好经过大郝家遗址,烟台市考古工作人员于5月份进驻工地,对工程范围内的遗址部分进行发掘。经过一个多月的紧张发掘,考古人员在 1000多平方米的遗址中发现了岳石文化时期、汉代以及明清时期的遗迹,其中最受关注的就是首次在烟台地区发现的晚清时期的半地下式兵营。

在此次发掘的遗址范围内,考古人员共计发现两排整齐排列的 12座半地下式房址。据测量,这些房址多为3米宽、5米长,深入地下部分达70厘米左右,内部保留有利用地势做出的土炕,其中 11间为通铺,只有一间为中部分离的双铺,初步分析这间房址为官员的住所。同时,在房址的四周还发现后柱洞,可以判断当时这里的房址都是依靠木材支起来的棚式住所,并且在房址周围还发现了多处做饭用的灶台以及一条用于防御的壕沟。从其中出土的乾隆、道光年间的铜钱,瓷器等部分生活用具,以及两枚子弹头和一个弹壳等物件来看,这些房址应该是晚清时期的临时兵营。并且在大郝家村流传的当地曾是官兵驻扎之地的说法,这次也正好得以印证。

据考古人员介绍,此处遗址所处位置比较特殊,是当年进出烟台的交通要道,并且距离现在的海岸线也不过几公里,应该是当时的防御前沿。以往发现的半地下式建筑多见于石器时代,之后的房屋绝大多数都建于地表之上,而这12座晚清时期半地下式营房是烟台地区的首次发现,对于研究烟台明清时期的海防历史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责任编辑:zhaosh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