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美国趣味科学网站3月11日报道,英国《文物》季刊刊登了一篇研究论文,称当时有许多工匠分成各个小组,为秦始皇的陵墓成批生产青铜武器。之后有外媒报道称“兵马俑武器或出自小作坊生产线”。作为秦始皇帝陵的陪葬品,兵马俑的武器是怎么样生产的呢? …[全文]
记者近日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位于西安市临潼区的秦始皇祖陵区考古调查时,于陵区内的二号陵园周围发现两座甲字形大墓及部分小型墓葬,为进一步研究秦汉帝陵制度提供了重要资料。 秦始皇祖陵区一般通称为秦东陵,与秦始皇帝陵相距不远,因其…[全文]
英国每日邮报报道,无人机可以被用于到达人类难以涉足的偏远地区,为人类提供这些地区的景象,探寻丢失的珍宝。 近日拥有无人机业务Got Aerials的退伍军人比尔•克拉利…[全文]
齐家文化,是我国青铜时代早期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形态,在我省的黄河沿岸及其支流都有分布。目前,我国出土最早的青铜镜,是我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南县尕马台遗址出土的背面铸有七星纹的青铜镜。这面直径8.9厘米、厚0.3厘米、重109克的青铜镜,在中国青…[全文]
“南京老门西发现了大型唐代遗址,还有唐代的古井,看上去规格很高,不知道是什么建筑,还挺神秘的。”近日,胡家花园附近居民致电现代快报热线96060,说胡家花园南边围挡起来的地块,发现了唐代“神秘”建筑。 昨天,现代快报记者赶到考古现场,考古工…[全文]
利济巷“慰安所”旧址主体建筑群。新华社发 利济巷“慰安所”旧址内损坏严重的楼房。新华社发 记者近日从南京市文广新局获悉,位于南京利济巷的侵华日军慰安所旧址在空置约10年之后,即将被认定为文物保护单位。专家介绍,此处是经慰安妇指认…[全文]
16日,2014鼓浪屿突出普遍价值研讨会在鼓浪屿召开。专家团肯定了鼓浪屿申遗的准备工作和现状,一致认定,目前的鼓浪屿申遗文本基本符合参加竞选国家文物局2016年申报项目的条件,将于本月底将申报文本以及其他材料报送国家文物局审核。 鼓浪屿通…[全文]
近日,省博物馆馆藏汉代木雕展在该馆官网开展,网民足不出户、轻点网页即可观赏到出土于武威磨嘴子汉墓群的精美木雕,获得了广大文物爱好者的热捧。 据介绍,武威磨嘴子汉墓群遗址因20世纪出土的“王杖十简”“仪礼简”“王杖诏书令”等国宝级文物而著称…[全文]
中国经济网记者从国家文物局网站获悉,住房城乡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联合下发通知,公布了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名单。178个镇(村)榜上有名,其中河北省武安市伯延镇等71个镇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北京市房山区南窖乡水峪村等107个村为中国历史…[全文]
国家文物局前不久公布消息,国内50.66%的馆藏文物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腐蚀情况,其中受重度腐蚀的文物达到230万件。 在公众看来,文物被“馆藏”,还不安全吗?这个惊人的数字不禁让公众担心,我国放在博物馆的文物究竟是什么状态?为什么会有…[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