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专家揭秘秦兵马俑兵器生产过程

      据美国趣味科学网站3月11日报道,英国《文物》季刊刊登了一篇研究论文,称当时有许多工匠分成各个小组,为秦始皇的陵墓成批生产青铜武器。之后有外媒报道称“兵马俑武器或出自小作坊生产线”。作为秦始皇帝陵的陪葬品,兵马俑的武器是怎么样生产的呢?

 

      昨日,论文的第一作者,秦陵博物院考古部研究员、曾在伦敦大学考古学院获得博士学位的李秀珍女士说,可能是翻译的缘故,论文中称这些兵器是以群组模式生产的,并非小作坊生产的。

 

      李秀珍说,在兵马俑一号坑发现有很多武器,她此次研究主要是想了解秦俑及兵器生产过程中,标准化程度如何,工匠是以什么方式组织生产的,是不是像现在人们所说的“流水线”作业。

 

      在研究过程中,李秀珍和同事们检测了200多件在兵马俑一号坑出土的弓弩扳机。由于弓弩大多是木头或竹子材质,但这些材料早就腐烂了,留存至今的只有弓弩的箭头和青铜扳机了。她们对这些扳机进行研究后发现,这些扳机结构大体相同,说明这些连锁扳机部件是根据同一种或几乎相同的模子制成后,经过手工锉磨和机械打磨等加工过程,一些兵器上还錾刻有铭文,她们在显微镜下看到每款扳机都有人工打磨加工的痕迹,扳机部件的尺码也会略有差别。每个板机上的部件不是可以完全互换的,如果是流水线生产的话,每个部件都是一样的,尺码和形制都不会有区别。李秀珍推测,这样的话,就说明当时还没有达到现在流水线制作青铜扳机的地步。

 

      经过他们的研究,李秀珍发现这些金属部件除了加工打磨之外,没有发现磨损痕迹,说明这些弩机尽管是实战武器,但从未真正在战场上用过,而是为秦始皇陵陪葬专门制作的。

责任编辑:八宝钿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