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左:全国政协委员樊锦诗说,中国顶级的文物古迹急需顶级的管理、研究和保护。发展需要城镇化和经济效益,但不能再无视文物保护、破坏文物古迹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根找不到了,子孙会骂我们“败家”!新华社记者刘卫兵摄 上右:古建工人在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全文]
瑶族手工艺人用藤条编制的动物造型摆件别具匠心,并且可以用作收集小型器物的容具。 12日上午,由中山市博物馆和广东瑶族博物馆共同举办的《多彩瑶族——瑶族风情展》在市博物馆开展,现场展出了来自世界各地的146件瑶族服饰、文物。据悉,展览从即日…[全文]
郑州第三棉纺织厂,1954年开建。占地约3万平方米,厂房和办公楼坐北面南,整个厂区是经过规范设计,整体中心对称布局,以棉纺路为界,配置生活区,形成完整的多功能社区。 郑州第三棉纺织厂旧址的大门和办公楼的设计,空间布局、建筑形式、色彩搭配、…[全文]
昨日,商洛市博物馆工作人员(左)向李老汉讲解最近出台的《陕西省群众保护文物奖励办法》 下一页 几年前,商洛市商州区夜村镇代街村村民李老汉在自家地里,无意间挖出了一个铁疙瘩,后经文物专家初步鉴定,铁疙瘩为汉代的铁铧(huá)。昨日,李老汉…[全文]
“建设中国科学家博物馆,从国家层面大力宣传科学家,为社会公众提供瞻仰科学大师、走近科学人生、感悟科学精神的国家级综合场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协副主席冯长根近日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说。 进入20世纪以来…[全文]
日前,国家文物局网公布201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结果,我省云浮郁南磨刀山旧石器遗址榜上有名,并以165票荣膺201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榜首”。 该评选活动自2014年12月启动,经发掘单位申报、中国文物报及专家推荐、国家文物…[全文]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风淳俗浓、人文荟萃,这当中积累了极为丰富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上,住疆全国政协委员、新疆诚和诚律师事务所主任潘晓燕建议,将中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纳入到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中,加以保护。…[全文]
今年是三线建设50周年。笔者日前从四川举行的“中国三线建设研讨会”上获悉,当下我国三线建设文化遗产亟待加强保护,为此,与会专家学者呼吁,筹建“中国三线建设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智库”,推进区域和城市间的遗产保护信息网络互联互通,创办三线建设文化…[全文]
日前,国家文物局网公布201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结果,我省云浮郁南磨刀山旧石器遗址榜上有名,并以165票荣膺201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榜首”。 该评选活动自2014年12月启动,经发掘单位申报、中国文物报及专家推荐、国家文物…[全文]
近日,记者从安徽省考古所独家获悉,历经一个多月的发掘,有着安徽“周口店”之称的东至华龙洞二次发掘告一段落。本次出土了3000多块动物化石、三件石器,还新发现了古人类牙齿化石和一些疑似人类头骨碎片。更让考古人员激动的是:原认为因地壳运动可能不…[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