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未都:追讨流失文物是个长期过程

  究竟如何看待枫丹白露失窃案,怎样理解流失文物,又应当如何追索……

  中国馆失窃是“人的事儿”

  作为中国第一家私人博物馆观复博物馆的创始人和馆长,马未都曾亲往枫丹白露宫的中国馆。这次中国馆失窃,在他看来,是“人的事儿”。“现代博物馆技术防护手段先进,实时监控技术完善,理论上说,破解这些技术的可能性很小,”马未都说,“据说窃贼同时触动所有火灾警报设备,也是为了制造一种慌乱。”

  从收藏家的视角,马未都说,这次枫丹白露宫失窃有一些线索值得分析。

  枫丹白露宫,这座法国历代君王狩猎行宫,占地面积、比故宫还大。马未都说,在如此之大的范围内,各国珍宝藏馆分散各处,加上安保人员不足,参观人数有限,使得窃贼有机可乘。

  从中国馆的情况看,马未都说,中国馆原为国王卧室,面积不大,平时也不开放,闭馆多年。这一点,也可能使中国馆的安保配备不如对外开放参观的一些展馆。另外,中国文物近些年在国际市场上受关注程度高,也可能是盗贼对中国馆下手的原因之一。

  “中国馆内,陈设拥挤,过道狭窄,也就仅供一人通行,我曾经担心自己的羽绒服蹭到宝贝,”马未都说,“馆内东西非常多,仓储式收藏,货架式摆放,不讲究陈设,一个挨一个。”

  从窃贼盗走的文物种类看,马未都分析,被盗文物并不是中国馆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藏品。“从目前公布的3件被盗文物判断,暹罗国王王冠复制品显然不具中国传统对美的理解,而铜胎掐丝珐琅麒麟和藏传佛教礼器金曼扎也都符合西方人审美,据此可以初步判断出窃贼的喜好和品位。”

  流到海外中国文物数不胜数

  自清朝末年,流到海外的中国文物数不胜数。但理性地说,流失、流落只代表文物转移后的状态,并不代表文物转移过程的性质。通常而言,文物流失海外,或因盗窃,或因劫掠,或因骗购,或因变卖,或因其他原因。而如今最有可能被纳入追索范围,或者说存在追索后回归可能性的,仅限于那些被外国人非法获取、占有的藏品。

  如今,国际地位的提高和经济体量的提升让中国文物价值凸显,同时也让流失文物的追讨、追索、捐赠、交换有了新的契机。马未都说,流失法国的两个圆明园兽首前两年得以回归就是最好的例证,与中国整体国力的增长不无关联。

  追索追讨流失文物需讲战略

  流失文物的追索存在很多障碍和困难。如今,各国追讨各自流失文物的道路也并不平坦。

  在埃及,由专有机构追踪全世界约40家主要经营文物的组织,一旦发现有埃及文物参与拍卖、展览等,会立即联系拥有该文物的机构或个人,要求其出示拥有该文物的合法文件。一旦确定某机构或个人非法拥有埃及流失文物,会通过外交等途径施压。若所在国拒绝合作,埃及将考虑终止与该国在文物发掘、展出等方面的一切交流活动。

  希腊则采取政府与民间组织合作追讨流失文物的方式。希腊文化部专门设立部门,从世界各地博物馆藏品目录、展览会、拍卖会等寻找源自希腊的文物。

  马未都认为,在追索、追讨流失文物时需要理智,需要遵循已经建立的制度,需要考虑各国不同的法律。追讨是个长期的过程,需要理性看待,也需要调整心态。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全民素质的不断提高,有些问题相信会自然解决。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