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意精神,无疑是中国画最重要的文化审美品格。 中国画观照世界的方式,不是对现实世界的模仿或再现,而是借助于审美对象并通过毛笔的书写性以表现艺术主体的思想意趣与精神品位。就审美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而言,中国画写意精神凸显的是主体的人性精神与抒情…[全文]
在画史上,对笔墨的认知与把握,始终是中国画研究与创作的关键课题之一。但不同的历史环境,又有不同的状况与侧重。在西方思潮涌入中国的20世纪,对中国画的讨论主要围绕其“命运”如何,即要不要改革及如何改革等问题,很少涉及对…[全文]
喻红的绘画是一种典型的写实风格,没有深奥的哲理和晦涩的题材,似乎无需解读。但喻红的作品是一个特定语境的产物,正是这个语境规定了其意义的生发。也就是说,喻红作品的深层含义超越了画面的内容,如果置换了语境,这种超越就不可能发生。因此释读喻红不是…[全文]
商业操作痕迹严重,是黄燎原对当下年轻艺术家推广活动的评价,但这并不代表他反对商业,相反,黄燎原以学术理想的商业模式推动着其签约年轻艺术家的发展,通过画廊建立基本学术标准、扩大艺术家认可度的方式,已经让他与画廊共同步入历史最佳点。 80后艺…[全文]
近日,来自国内国家博物馆考古部、北京大学等10个省市的30位考古专家聚集泗洪县,对该县梅花镇顺山集遗址考古成果进行论证。确定泗洪县梅花镇境内的顺山集遗址,为江苏境内新石器时期最早的人类遗址,距今已有8000年。 这处遗址的发现,意义重大。…[全文]
全体参会领导合影 中国文物网讯(编辑 尉露)以“百年传承与创新发展”为主题的北京地区博物馆第六次学术会议于2012年11月20-21日在北京召开。本次学术会议是在中共十八大召开的第一次文化盛会,是学习、贯彻十八大会…[全文]
考古人员在洞内进行前期调查。 秦陵地宫水银来源地谜团有望解开 记者从安康市有关部门获悉,旬阳县古汞矿遗址前期调查工作于近日正式启动。考古专家将对旬阳古汞矿的分布范围、开掘年代、历史和研究价值进行初步确认,并为下一步深入考证作出判断和前期…[全文]
11月17日,记者在江苏泗洪顺山集遗址考古发掘成果论证会上了解到,最近,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对该遗址出土的稻谷标本进行碳-14测定,证实稻谷距今约8100—8300年。与会专家们经过论证后认为,泗洪顺山集遗址是目前江苏境内最早的…[全文]
自1983年至1990年,书画家、鉴定家劳继雄陪着鉴定大家谢稚柳等老先生跑遍全国各省市,先后过目了10余万件书画作品,并练就了过人的眼力和卓群的品位。昨天下午,他应上海图书公司与东方早报社之邀,担任东方早报文化讲堂“海上博雅讲坛…[全文]
“现在的艺术界,有的人热热闹闹炒作,人还活着,画早就被扔垃圾堆了,这很可怕。这种短视,这种没有文化坐标、没有人生和艺术追求的现象,我看是中国美术界的通病——叫时代病。西藏地区的画家没有那么多成名赚钱的机会…[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