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还是在奉贤,金汇镇南行村有一座距今500年历史的明代古桥——保安桥,常年遗失在村落里不为人知。女:由于年久失修这座桥几近坍塌。文物部门发现情况后,及时出资修缮。今天上午,这座遗失在村落里的古桥终于恢复了原貌。 这是一座单孔的青石板桥,…[全文]
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由多位丝绸之路专家组成的“丝绸之路跨国联合申遗”考察组,最近对陕西省的19处“申遗”文物单位进行了首次“集体考核”,认为文物本体价值很好,但周边环境仍…[全文]
昨天,广州市政府副秘书长王东在“加快城区危破房改造”重点提案座谈会透露,恩宁路最新规划改造方案明确了部分受保护文物点和建筑物,主要包括6处文物、216栋历史价值较高的建筑、7栋公共设施,不仅囊括李小龙故居、骑楼等古老…[全文]
公元前116年,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帝王之一汉武帝刘彻在汾河上得到了一只青铜鼎,从这一年起,大汉帝国的年历中多了一个以鼎得名的年号———元鼎。 在南博技术部的修复室内,存放着29只待修的珍贵青铜器。 2800岁的高龄让这些来自镇江的吴国青…[全文]
重庆市文物考古所日前圆满完成白帝城青铜器保护修复工作。 重庆市文物考古所介绍,白帝城博物馆所于2005年抢救性发掘出土了一批战国、西汉时期的残破青铜器,尚可分辨出錞于、熏炉、甬钟、鼎、盘、钲等器物。2006年,白帝城博物馆委托重庆市文物考…[全文]
本月初,投资1200万元的族谱博物馆在溧阳埭头镇启动建设,这里将恢复“江南第一大祠”千年史侯祠风貌。 据了解,溧阳史侯祠建于东汉,唐代时成为江南第一大祠,至清光绪年间,史侯祠有三节堂、萃英堂、萃奂堂、汲古书屋、灵雨…[全文]
日前,皇姑寺修缮工程正式开工,寺内16户居民被搬迁。工程被列入北京“人文奥运文物保护计划”,总投资为396.5万元,该寺有望明年向公众开放。 皇姑寺位于西黄村西村,占地面积5700平方米,其中2200平方米为古建。…[全文]
云冈石窟研究院对艺术价值较高、病害严重的第11窟成功地进行抢救性保护维修,修复之后的洞窟最大限度地保持了石窟的原貌。 云冈石窟研究院院长张焯介绍说,第11窟的加固修复,是该院历年来常规保护工作中进行的最彻底、最完善的一次,也是效果最佳的一…[全文]
千年古刹香山寺自2002年进行保护修复至今已历时5年,因修复时工期紧、施工环境湿度大以及地处山腰风大等原因,目前天王殿、罗汉殿、蒋宋别墅屋顶出现椽檩糟朽,塌陷漏雨等现象,已成为危房,影响游客参观安全。因此为了有效保护香山寺景点景观,发挥其胜…[全文]
8月17日上午,经过两年论证,多次修改保护方案的呼图壁县康家石门子岩画保护工程正式开工,计划用一个半月完成岩画的抢救性保护工作。 据介绍,该工程主要施工单位为西安文物保护修复有限公司及西北大学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并聘请了国家文物局专家小组成…[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