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杭大运河杭州余杭段的塘栖广济长桥保护修缮工程日前顺利完工,并通过由省文物局组织的竣工验收。据记载余杭塘栖广济长桥始建于唐代,明中期重建,后又屡次修建。本次保护工程方案由中国文物研究所设计,主要对金刚墙、拱券进行局部结构加固,并整修桥面等。…[全文]
李根源摩崖石刻和极高明古亭遗址的发现,得到了岳麓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处的高度重视。到昨日为止,两景点均竖立起了石质中英文对照简介碑,方便游客欣赏。 据了解,本次竖立的石质中英文对照简介碑,均为白色大理石,且制作精美,碑文对景点的历史背景一一作…[全文]
河南省洛阳市政府计划投资2.7亿元,启动隋唐城大遗址宫城核心区拆迁整治工程。 隋唐洛阳城始建于隋大业元年(公元605年),是中国在“十一五”期间(2006-2010年)重点保护的100处重要大遗址之一,也是丝绸之路…[全文]
近日,日喀则地区文物局和亚东县县委联合组成古建维修检查验收组对全区重要历史和革命文物保护维修工程之一亚东噶举寺保护维修工程进行竣工验收,工程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噶举寺位于亚东县下亚东乡的一座山坡上,至今已有280年的历史。1996年自治区…[全文]
日前,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窑龙泉窑遗址枫洞岩窑址保护展示设计方案论证会在杭州召开。与会专家认为,该方案调查和测绘深入细致、收集资料详实,保护原则把握得比较好,内容较为全面且切合实际,原则上通过了该方案。同时专家们从关于方案名称、现状问题分…[全文]
为迎接十一黄金州,斥资 1000 万元修建的汉阳陵司马道昨天( 9 月 28 日)建成通车。 司马道也称“神道”,既是供皇帝灵魂出行的通道,也是陵园的主干道,它长 5 公里,宽 110 米,东西连接陵园与阳陵邑。在…[全文]
昨天,天坛丹陛桥完成30年来的首次大修,对公众开放。 昨天清晨,记者在丹陛桥看到,古建工人拆除了最后的施工围挡,而早起锻炼的市民马上走上了光滑平整的路面。据天坛公园管理处有关负责同志介绍,丹陛桥是一座宽30米、长360米的巨大砖石平台,北…[全文]
衡水市惟一一座有着600多年历史的文庙---阜城文庙,历经百年的时光冲刷,本来雄伟壮观的建筑变得破旧不堪。近日,记者在阜城县文物研究所了解到,该县已经将文庙的维修申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将对这一历史文物进行抢救性修葺,令其迎来新生。 据具体…[全文]
自5月中旬开展长城资源调查以来,山西省各级文物、测绘以及其他有关部门密切合作,各调查队连续作战,工作进展顺利,取得阶段性成果。日前,天镇、灵丘、左云、右玉等12个县(市、区)全境的明长城调查。统计数字表明,本阶段共调查长城墙体147段254…[全文]
最近,扬州市天宁寺万佛殿修复工程正式开工。 天宁寺是省级文保单位,相传前身是东晋名相谢安的别墅,北宋徽宗赐名天宁禅寺。清代曹寅受命在此刊刻《全唐诗》。这次修复的万佛殿与藏经楼相距约30米。据《扬州画舫录》记载,万佛殿里曾摆放1100多尊大…[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