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思永(1904-11-13——1954-04-02)。中国现代考古学家,梁启超次子,中国近代田野考古学的奠基人之一,广东新会人。出生于澳门,童年在日本度过,1913年随家人回国,1915年考入清华留美班。1923年自清华学校留美预备班毕业…[全文]
北京有个棉花头条胡同,就在原宣武区果子巷的北面,是条并不起眼的小胡同。民国时期著名的报人林白水,就是在这里居住期间被军阀逮捕而杀害的。 从清末到民国,经过“五四”…[全文]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在北京师范大学校园内,镌刻着启功先生亲笔书写的校训的黑色大理石碑刻在夏日的阳光下格外耀眼。在启功先生生前居住多年的师大红六楼的“坚净斋”前,绿草茵茵,夏绿正浓。 而启先生却再也看不到这些了。 6月30日凌晨…[全文]
人物简介 毛伯温(公元1482~1545年),字汝厉,号东塘,江西吉水县人。明代嘉靖年间官至兵部尚书,奉命征讨安南,不费一兵一卒得胜还朝。 毛伯温得以名垂千史,源自明朝附属国安南的一次动乱。他听取了谋士的主张,使用以武力威慑为主的计策,…[全文]
西安碑林博物馆第六展室陈列着一块入藏时间久远的《京兆刘处士墓碣铭》碑刻,志铭仅千字,然而,800年前大隐于市的金代“处士”有着怎样的传奇秘闻,引人遐想不已。为了揭开谜团,3月12日,本报记者专访了西安碑林博物馆文博专家王原茵。 记者…[全文]
正是文徵明在书法上的极高造诣,使得他的风格成为后辈模仿的对象,也引领了吴门书法的发展趋势,但这导致了吴地的书法失去了其多样性,对于当时吴中的书画发展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明代,在书画界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从明初以戴进、吴伟为中心的浙派…[全文]
国学大师章太炎堪称一代名士,他学问渊博、性情怪异,常有非常之举,因而一生留下了数不清的逸闻趣事。 章太炎的名声很大,常有慕名者前来听其讲学,但大多失望而归。原因是章太炎口齿不清,讲话漫无层次。“九一八”事变后,章太炎应邀赴北平演讲。由于他…[全文]
田汉是中国现代戏剧史上的全才,集戏剧创作、戏剧理论和戏剧活动于一身,是公认的剧坛领袖。以往学者多关注田汉对于话剧、戏曲甚至电影的贡献,但对田汉之于中国新歌剧的贡献,重视不够。田汉与新歌剧的关系,前后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南国社至左翼剧联时期是…[全文]
1893年冬,孙中山与挚友尹文楷医生在广州冼基创办东西药局,载在史册。因史料所限,东西药局在冼基的具体门牌已不可考。尹文楷是近代医学界和报界重要人物,以往对他的介绍都过于简略。尹文楷是最早自办《医学报》的华人,民初创办香港第一份基督教华文报…[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