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炭陶是河姆渡文化最具特征的内涵之一,始终存在于河姆渡文化,只是数量多少而已。绳纹釜始终是河姆渡文化最主要的炊器。河姆渡文化的陶瓷阶段性特征表现非常明显。 河姆渡文化一期 陶系: 夹炭黑陶约占陶器总数的80%,夹砂黑陶约…[全文]
釉陶器,作为汉代陶器中的新品种,它上承商周瓷器的施釉技术,下启唐宋三彩器瑰丽多姿、变幻莫测的装饰风格,在中国古代陶瓷群芳谱中独树一帜,是古代低温铅釉技术发展的硕果。 汉代釉陶器一般在700至900摄氏度烧成,属于低温釉。汉代陶釉的…[全文]
砚滴的出现与笔墨的使用和书画的兴起有关。最迟在东晋时期,就出现了各种形状的水盂,人们在使用中发现,用水盂往砚里倒水时,往往水流过量,于是出现了便于掌控水量的器物,这就是砚滴。砚滴也称水滴、水注、书滴、蟾注等。 古人对砚滴的定义比较…[全文]
钧瓷起源于河南省禹州市神垕镇,那里地处山区自然资源丰富,有 “ 南山煤,西山釉,东山瓷土处有 ” 之传说。据实践,生产钧瓷如果离开这些条件,在任何国家都不会成功。 钧窑是我国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与汝、官、哥、定诸窑并驾齐驱。钧瓷造型…[全文]
收藏是一种瘾 韩昌晟现任深圳市收藏家协会常务副会长,从1998年开始,他收藏奇石。2007年以后他的兴趣转移到古陶瓷和古玉上面。 今年玉石市场火爆,价格飙涨。韩昌晟也注意到了这个情况:“主要是翡翠在涨价,一年翻了一倍。…[全文]
苏州木渎,严家花园是人们游览必去的景点之一。现在,收藏家顾叙根租下这里办起了苏州翰海楼收藏馆,引来了各地众多的收藏爱好者。 在这里,陈列着顾叙根收藏的青铜器、瓷器、玉器、紫砂壶、古籍善本书等,洋洋大观。清乾隆·粉彩开框婴戏缸就是…[全文]
据报,前不久浙江德清发现商代原始青瓷遗址,发现仿青铜的原始青瓷礼乐器随葬,中国烧制原始瓷的历史再次前推500年,这让人兴奋。 但对原始青瓷仿青铜之说,笔者不敢苟同。多年来,我在祖国各地窑址考察,逐步形成了这样的观点:原始青瓷与青铜器共同的…[全文]
大明宣德官窑青花轮花扁瓶拍出386.4万元,大清嘉庆年制洋彩轧道锦上添花堆塑“五子登科”盘口瓶(一对)以212.8万元成交,清嘉庆胭脂紫地粉彩番莲八吉祥纹贲巴壶拍得168万元,大清乾隆年制黄地青花牵牛花九桃纹盘拍得1…[全文]
杨晓龙的死,让“挖片族”进入公共视野。 这个借着夜色潜入工地、渣土填埋场等,挖找古瓷片的群体,从上世纪90年代出现,并不断壮大。业内人士估计,目前在北京有数百至千人。 在外人看来,他们“为挣钱不要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