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计划复烧历代瓷窑 传承千年手工技艺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去年成功复烧清代镇窑之后,景德镇将在今年10月瓷博会期间复燃600年前的明代葫芦窑。1月21日下午,记者从景德镇传统瓷窑保护利用暨明代葫芦窑复烧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该市将逐步复烧景德镇历代的典型瓷窑,其中包括宋代的龙窑、元代的馒头窑和明代的葫芦窑等。

今年10月复烧明代葫芦窑

据景德镇市文化局负责人江华介绍,去年成功复烧清代镇窑之后,景德镇将在今年10月瓷博会期间复燃600年前的明代葫芦窑。今年2月至9月将进行景德镇明代葫芦窑的营造(挛窑),今年5月1日进行景德镇清代镇窑复烧点火(第二窑),今年10月(瓷博会期间0将复燃600年前的明代葫芦窑。届时,明、清两代典型瓷窑穿越时空同时进行点火复烧,早已熄火的古窑将重现生机。

计划逐年复烧景德镇历代的典型瓷窑

据介绍,景德镇传统制瓷窑炉经历了从龙窑、馒头窑到葫芦窑、蛋形窑的发展历程,为保留和抢救将要失传的景德镇传统名瓷,有效保护和充分利用优秀的陶瓷文化遗产,集中再现千年制瓷历史,景德镇计划逐年复烧景德镇历代的典型瓷窑。复原各种典型瓷窑并进行传统柴窑烧炼可以保留和抢救将要失传的景德镇传统名瓷,对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发掘陶瓷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经济都具有重大意义。

复烧瓷窑有待传承手工制瓷技艺

景德镇陶瓷文化遗产研究保护中心主任、研究员周荣林介绍,在景德镇瓷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孕育了一大批制瓷能工巧匠。手工传统制瓷技艺是景德镇陶瓷历史文化宝库中的精华,如不逐步恢复典型瓷窑的复烧,那么无数种先人传承下来的手工制瓷技艺,就无用武之地,最终必失传。

二十多位专家为复烧“把脉”

究竟该如何掌握葫芦窑的建造工艺与烧造原理是景德镇市在复烧之路上很难迈过的一道坎。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胡家旺也坦承,确实存在困难,目前只能借助于历史文献记载与对已经发掘的古窑址进行研究论证。据悉,目前,景德镇市的南河一带尚存有葫芦窑的遗址。

日前,明代葫芦窑复烧专家研讨会在该市举行,有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协会窑炉专业委员会的专家等二十多人出席,他们对传统瓷窑保护利用和明代葫芦窑复烧进行了系列研讨论证,为科学复烧明代葫芦窑打下坚实基础。此外,为迅速推动明代葫芦窑复烧成功,该市文化(文物)局专门组织成立了景德镇明代葫芦窑复烧工作领导小组和景德镇明代葫芦窑复烧专家顾问团。

相关:葫芦窑介绍

葫芦窑是一种半倒焰式窑炉,始于元末明初,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由前后两窑组成,因前短后长形似葫芦而得名。葫芦窑前端设窑门和火膛,后室尾部建一独立的烟囱,窑顶两侧各设有六对投柴孔。整个窑底前低后高,坡度约为一百,在一定的程度上保留了龙窑的遗风。

责任编辑:jjl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