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骨瓷的诞生地在哪里

    骨质瓷是产生于英国的一个高档瓷种,瓷质细腻通透,器型美观典雅,彩面润泽光亮,花面多姿多彩的特点,成就了它洁白的质地和华贵的造型,兼有使用和艺术的双重价值,历史上是宫庭专用品和贵族收藏之珍品,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受到不少买家的青睐,号称 “瓷…[全文]

2012-10-13 17:07:30

乾隆时期青花瓷器的工艺特点

    乾隆(1736—17950)时期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在康熙、雍正朝的基础上,制瓷业发展到了历史的巅峰,无论在数量上、质量上、品种上,都达到了鼎盛时期。乾隆青花瓷依然是瓷器中的主角,既继承了雍正的仿古风气,又具有工细新巧的本朝特点。 …[全文]

2012-10-13 17:07:02

乾隆时期珐琅彩瓷器的工艺特点

    乾隆一朝史称盛世,文化、艺术达到高峰。由于乾隆皇帝对珐琅彩瓷也像其父与祖父那样热衷。乾隆中期以后,他的兴趣已由珐琅彩转向其他工艺的制作。到了后期,珐琅彩的制作就少见了。 器型:乾隆珐琅彩的器型较康熙、雍正时多,尤以瓶类常见,有蒜头…[全文]

2012-10-13 17:06:33

乾隆时期粉彩瓷的工艺特点

    清乾隆松绿地轧道锦纹粉彩缠枝花卉纹贴螭龙瓶 乾隆期为清代瓷器制作的鼎盛期。一方面是由于乾隆对瓷器的制作非常重视,对部分彩瓷器物的用途、形状、纹饰常有御旨,制作前需进呈画样或木样,审定后方可烧造。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当时清宫派驻景德镇的督陶…[全文]

2012-10-13 17:05:50

乾隆时期釉里红瓷器的工艺特点

    乾隆时的釉里红瓷器无论是呈色,还是纹饰及质量均属上乘,这时的工匠已经能娴熟地掌握釉里红烧造的技术并能运用自如,烧制出的釉里红瓷呈色稳定,鲜丽凝厚,纹饰清晰,并有深浅不一的多层次色阶。但也有釉里红色偏淡,基本上和雍正釉里红色调一致。器型造型规…[全文]

2012-10-13 17:05:23

嘉庆青花瓷的市场价值为什么不高

    嘉庆时期,因为少有精致的产品,与康、雍、乾三朝相比,嘉庆青花瓷的市场价值比较低。而且嘉庆青花器的造型基本上沿袭乾隆期,没有什么创新之作。 第一,早期定制的瓷器接近乾隆时风貌,故有”乾隆窑“之论。晚期作品见拙,故有”嘉道窑“之说。 …[全文]

2012-10-13 15:55:32

古陶瓷老化痕迹鉴定亟待国家标准

    日前,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艺术品鉴定与评估委员会在北京举行“古陶瓷老化痕迹国家鉴定标准科研项目组委会成立”揭牌仪式,旨在确立古陶瓷老化痕迹鉴定标准化工作。 确定新老是陶瓷器鉴定的基础。中国刑事科学技术协会古陶瓷痕迹…[全文]

釉上彩装饰品种之金彩

    釉上彩品种之一。指用笔蘸金粉在釉面上描画花纹,经700-850℃的炉火烘烤而成,以金光熠熠,故名。辽墓出土有朱红地金彩云龙纹直颈瓶。宋代定窑有白釉金彩、黑釉金彩器物,但金彩已大部脱落。元明清时期景德镇窑瓷器制品均有金彩装饰,如在蓝釉、红釉、…[全文]

2012-10-11 16:57:20

彩瓷品种之斗彩的来历

    斗彩又称逗彩,是釉下青花和釉上彩色相结合的一种彩瓷品种。斗彩这个名称,明代的文献里未见记载。最早使用“斗彩”这一名称并给予解释的,见于清雍正年间的《南窑笔记》:“成、正、嘉、万俱有斗彩、五彩、填彩三种,先于坯上用青料画花鸟半体,复入彩料,凑…[全文]

2012-10-11 16:56:28

瓷器收藏首选青花瓷

    业界把元青花和清代康雍乾时期官窑出产的青花瓷作为收藏的首选,古时的青花瓷的使用频率是相当高的,平常人家中多将青花瓷用做容器,坚硬、耐磨且不易损坏,而书香门第、官宦人家大多将青花瓷作为装饰品,是一种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可谓各取所需。南京古陶瓷收…[全文]

2012-10-11 16:56:00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