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时期珐琅彩瓷器的工艺特点

  乾隆一朝史称盛世,文化、艺术达到高峰。由于乾隆皇帝对珐琅彩瓷也像其父与祖父那样热衷。乾隆中期以后,他的兴趣已由珐琅彩转向其他工艺的制作。到了后期,珐琅彩的制作就少见了。

  器型:乾隆珐琅彩的器型较康熙、雍正时多,尤以瓶类常见,有蒜头瓶、花口瓶、胆瓶、橄榄瓶、玉壶春瓶、长颈瓶、贯耳瓶、螭耳瓶、双连瓶等。其他有茶壶、酒盅、方盒、盖碗、盘、碗等。

  胎釉:乾隆珐琅彩瓷胎主要由景德镇烧制的素白瓷,也有用雍正白釉薄胎器为胎。据清宫档案载,乾隆珐琅彩有用明永乐、宣德、嘉靖素白瓷为胎烧造的。

  彩绘:乾隆时期瓷器彩绘与前朝最大的不同在于,它集多种装饰手法如绘画、凸印加绘金彩等于一器,显示了乾隆时期珐琅彩制作工艺的高度发展。装饰喜用锦地花卉,有在描金的锦地上彩绘花卉的,也有运用轧道装饰的。轧道即在色地上用一种针状工具划出细如毫芒、宛若锦纹的凤尾状纹,清宫称其为“锦上添花”。

  款识:乾隆珐琅彩款识种类很多,有蓝料彩“乾隆年制”四字双方框或无框楷款。亦有底松石绿釉青花“大清乾隆年制”篆款。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