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源远流长的精美玉器

源远流长的精美玉器

    中国玉器源远流长,已经有近万年的辉煌历史,七千年前,余姚河姆渡文化的先民们,在选石制器过程中,有意识地把拣到的美石制成装饰品,打扮自己,美化生活,揭开了中国玉文化的序幕。玉…[全文]

2016-04-12 13:09:04

从重量辨青铜器的真伪

从重量辨青铜器的真伪

    一般说来商前期器轻而薄,商后期器体重质厚,西周器浑厚铭多,春秋战国之器比商前期轻薄精细,汉代器重拙粗矮。而宋以后的伪器绝大多数要比真器重、压手。因为宋以后的伪器埋入土中的时…[全文]

2016-04-12 13:07:01

张天师螭龙钮白玉印赏析

张天师螭龙钮白玉印赏析

    张天师“阳平治都功”螭龙钮白玉印,印面为阳文九叠篆书“阳平治都功印”六字 江西省博物馆“一月一宝”近日公开展出了张天师“阳平治都功”螭龙钮白玉印。该白玉印制作于元代,印面…[全文]

2016-04-12 10:40:29

“古玉第一佩”子刚牌赏析

“古玉第一佩”子刚牌赏析

    以精美的玉料、高超的玉雕技法,将印章、书法、绘画艺术融入玉雕中,把玉雕工艺提高到了一个新的艺术境界,当推“古玉第一佩”子刚牌。 子刚牌得名于其首创者陆子刚。陆子刚是迄今所…[全文]

2016-04-12 10:37:45

浅谈玉与国人的不解之缘

浅谈玉与国人的不解之缘

    玉与国人有着不解之缘,生长于亿万年前的玉在中国人眼中是至高无上的。崇尚美好品德的中国人,把玉看作民族的精魂。赋予了玉优雅、宁静、含蓄、纯洁、坚贞和正直的美好品性。提及玉的词…[全文]

2016-04-12 10:15:22

清代的扬州玉雕艺术赏析

清代的扬州玉雕艺术赏析

    清代,由于扬州地处运河、长江交汇处,渔盐漕运业十分发达,城乡经济、工商业的空前繁荣,使得扬州的玉雕也发展迅速,尤其在乾隆年间(1736-1798年),喜好玉器的乾隆皇帝成为…[全文]

2016-04-12 10:13:05

解读良渚文化玉器文化现象

解读良渚文化玉器文化现象

    良渚文化玉琮 良渚壁的确素壁多,有神纹的壁并不太多。 鱼是良渚部族栖水而居最喜欢的食物,个见并不是图腾, 而如同汉代握豕一样,象征殷富的艺术表达。 良渚二节琮…[全文]

2016-04-12 10:00:31

馆藏西汉王室墓透雕龙凤纹玉环赏析

馆藏西汉王室墓透雕龙凤纹玉环赏析

    透雕龙凤纹玉环(图),直径8.5厘米,肉2.7厘米,好3.1厘米,厚0.3厘米,重33.8克。玉环主题纹饰为双面透雕曲缠盘绕变体飞龙,环周饰以流动飞卷形云气纹和凤鸟纹饰,与…[全文]

2016-04-12 09:54:22

馆藏西汉王室墓鸡心白玉佩赏析

馆藏西汉王室墓鸡心白玉佩赏析

    鸡心白玉佩(图),长4.6厘米,宽3.3厘米,厚0.35厘米,重11.5克。整个器物呈长扁椭圆形,上端琢成心尖状,中部饰以直径1厘米的圆形孔,圆孔下饰有一未钻通的小圆点孔,…[全文]

2016-04-12 09:52:06

东汉青玉二龙衔环谷纹大玉璧赏析

东汉青玉二龙衔环谷纹大玉璧赏析

    该玉璧自出土面世以来,先后到过法国、日本、美国、澳大利亚、意大利等15个国家展出,堪称国宝级文物。 “中山多美物”,东汉青玉二龙衔环谷纹大玉璧就是其中的代表。它1969年…[全文]

2016-04-12 09:39:27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