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白云深处有人家”还是“白云生处有人家”?唐代诗人杜牧《山行》中的一句诗,引发了市民们的热烈讨论(本报9月23日A1版曾作报道)。这两天,还有市民打进本报热线968111反映说,希望对这…[全文]
宋代雕版印刷技术有突飞猛进之发展,导致了人文科学的同步发展,也宣告了以写本为主要载体的时代的终点。从此,宋本的文物价值、文献价值逐步遞升,被世人争相收藏、传抄、翻刻,历经明、清易代的沧桑巨变,宋本大量流失。于是宋本之研究、鉴定日益受到重视,…[全文]
一封梁启超写给胞弟梁启勋的信(部分),详细披露了梁思成与林徽因文定礼的种种细节。 被称为民间最大宗的一批梁启超档案因匡时12月的秋拍浮出水面,也引发了一场梁氏后人的争议。近日,梁启超直系后人发出声明,称北京匡时将拍卖的“南长…[全文]
一封梁启超写给胞弟梁启勋的信(部分),详细披露了梁思成与林徽因文定礼的种种细节。 被称为民间最大宗的一批梁启超档案因匡时12月的秋拍浮出水面,也引发了一场梁氏后人的争议。近日,梁启超直系后人发出声明,称北京匡时将拍卖的“南长…[全文]
经过数十年的酝酿和筹备,1405年,明成祖朱棣命名儒姚广孝、解缙等组织朝臣文士、宿学老儒共2169人参与《大典》修纂,三年后定稿,由皇帝朱棣作序,征集全国善书人参加清钞,大典共22877卷,10095册,3亿7千多万字。 1408年,…[全文]
据辽宁省图书馆特藏部的工作人员介绍,古籍需要一个恒温、恒湿、洁净、安全的特定收藏环境。如何保证书库的恒温恒湿呢?首先,古籍库设定了恒温恒湿的中央空调系统或恒温恒湿空调机组,以保证书库的温湿度能保持在标准要求的范围内。 平均酸碱度是一个衡…[全文]
1991年12月25日,20岁的姚志华正式来到沈阳古籍书店上班。这里给姚志华的第一印象就是破败。没有宽敞明亮的店堂,营业室仅是四个互相独立久未装修的门市。姚志华被分配到新书组,经营新版古籍。从小喜爱读书的他很快沉迷于这种环境之中。姚志华回忆…[全文]
2012年全国古籍普查登记工作的中心任务就是通过每部古籍的身份证“古籍普查登记编号”和相关信息,建立国家古籍登记制度,加强对古籍的管理、保护和利用。而到今年年底,我省将力争完成全省的古籍普查工作。这是一件艰巨而复杂的…[全文]
庚寅抄本的基本情况 这是一个清代抄本,其祖本为乾隆庚寅年(1770年)抄本。共保存第一到第十三回全文及第十四回开头的一小部分,一共286个页码。文本长25.5厘米,宽17.2厘米。纸张泛黄,据王超先生介绍,为清代中后期竹纸(尚须深入研究)…[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