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档案拍卖起争端 直系后人称有悖遗愿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一封梁启超写给胞弟梁启勋的信(部分),详细披露了梁思成与林徽因文定礼的种种细节。

被称为民间最大宗的一批梁启超档案因匡时12月的秋拍浮出水面,也引发了一场梁氏后人的争议。近日,梁启超直系后人发出声明,称北京匡时将拍卖的“南长街54号藏梁氏重要档案”违背梁启超生前所说遗作都应捐给国家的意愿,故与他们无关,并指出南长街54号并非梁启超故居。

对此,北京匡时董事长董国强告诉记者,这批档案确非来自梁启超的直系后人,而是梁启超的胞弟梁启勋的后人收藏,但此次上拍的档案被定义成民间所保存的一批最大宗梁启超档案是确定无疑的。

起因,梁启超直系后人发声明

9月17日,北京匡时在京宣布“南长街54号藏梁氏重要档案”将亮相秋拍,包括信札、手稿、书籍、家具等近千件,总底价为5000万元。同时,北京匡时还与中华书局、清华大学签署合同,定于11月前进行主题为“梁启超与现代中国”的出版与展览活动。

不过对于这一“南长街54号藏梁氏重要档案”的拍卖,梁启超直系后人并不认同。日前梁思礼(梁启超之子)、梁再冰(梁思成之女)、梁柏有(梁思永之女)、吴荔明(梁思庄之女)发声明称,对于此次拍卖活动的策划及其衍生活动并不知情。梁启超生前曾对家人交代,他离世后遗作都应捐献给国家,不能出卖。作为梁启超后代,“我们从未出售拍卖过梁启超的文稿和物品,此次违背梁启超意愿的拍卖行为与我们无关!”

同时还指出,南长街54号并不是梁启超的故居,而是梁启勋的故居。

争议一

南长街54号是否梁启超故居

梁启超在北京的故居一直在学界有争议,目前官方承认的其在北京的故居只有一处,即东直门内南小街北沟沿胡同23号。但究竟在哪?北京匡时副总经理谢晓冬曾在此前发布会上指出,随着这批梁氏档案的公布,将可以解密“南长街54号”与梁启超在北京真正的故居问题。

不过此次梁启超直系后人明确地指出,南长街54号并非梁启超故居,而是梁启勋故居。对此,北京匡时也在其所发表的声明中指出,北京匡时只是提出这个问题,需要学术界再进行深入地研究,“根据启勋后人介绍和梁启超已公布的大量通信,我们可以发现南长街54号是梁启超在北京重要的住所之一。”

争议二

拍品是否为梁启超遗物

由于梁启超直系后人所发的这份声明,此次上拍的“南长街54号藏梁氏重要档案”中究竟有多少档案与梁启超有关便打上问号。

对此,董国强告诉记者,这批档案确非来自梁启超的直系后人,而是梁启超的胞弟梁启勋的后人收藏。而北京匡时还专门就此发出声明称,“如果‘梁氏后人’的说法给梁启超直系后人带来了困扰,我们深表歉意。”

董国强指出,具体到拍卖中的主体部分手稿、信札最主要的是梁启超的,其中包括梁启超写给梁启勋的二百四十封通信,梁启超和梁启勋的手稿十余种。至于家具和没有梁启超批注的藏书,若无历史资料证明确实跟梁启超有关,北京匡时都会注明“据梁启勋后人讲是梁启超用过的”。

责任编辑:LXC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