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2017年12月29日,腾讯与敦煌研究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计划将腾讯最新科技和泛娱乐文化生态,与敦煌研究院科研成果深入合作,让更多人体验到敦煌之美,进一步扩大敦煌石窟文化在世界范围的影响。同时,双方携手启动“数字丝路”计划,致力于促进丝绸之路沿线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交流,让更多人类文化IP在数字经济时代大放光彩。 腾讯首席运营官任宇昕表示:“敦煌研究院经过70多年的研究,在石窟艺术、科...
图为莫高窟61窟压面图。高启安 摄 历经十多年时间,由敦煌遗书和敦煌壁画中挖掘整理而出的古老“敦煌菜”,渐成丝路上的“香饽饽”。为加速敦煌石窟中更多美食“原汁原味”的回归现代餐桌,近年大量缺少系统记载的菜品尝试拓展研究领域,追溯“原始配方”。 敦煌研究院研究员杨秀清长期从事敦煌饮食文化的系统研究。他近日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透露,随着对敦煌饮食文化研究的深入,目前研究范围扩大到了...
11月初冬时节,甘肃敦煌大漠渐显萧瑟荒凉,距离敦煌城区约180公里的雅丹国家地质公园夕阳西下时尽显唐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所描绘的凄凉壮美。 王斌银 摄 敦煌色系口红定制、莫高窟壁画动画制作、丝巾型染……敦煌研究院近日推出“念念敦煌”系列文创体验课程,旨在使延续千年的古老敦煌艺术历久弥新,“化身”为当下生活的日常美学,逐渐融入现代时尚生活新方式。 敦煌色系口红定制,被称为“用最性...
许鑫正在家中临摹敦煌壁画 榆林窟外景 第一次见到许鑫,是在他甘肃瓜州的家中。看似普通的小区一楼,推开房门,却惊现一个开阔、缤纷的世界:阳台和客厅被打通作为画室,靠墙一圈摆放着各式彩塑佛像,直立的画板贴着已完成与尚在临摹的佛教壁画……更为奇特的是,整个工作间形如洞窟——当你穿行其中,头顶的是拱券门洞,脚踩的是雕花青砖。 这个眉清目秀的榆林窟讲解员今年28岁,他就是想把住...
刻有“敦煌库”字样的晋代铜弩机,反映汉代会计、上计内容的敦煌汉简,敦煌市博物馆珍藏的藏文社会文书…… “2017敦煌会计文物精品展”24日在“上海之根”——松江开幕。一批鲜为外展的敦煌会计文物精品亮相上海。这也是中国会计博物馆自开馆以来首次引进具有国家评级的文物珍品所做的专题展览。展品均为会计史学领域无与伦比的珍宝。 本次展览由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中国会计博物馆、敦煌市博物馆联合举办,...
段文杰先生曾写过《敦煌壁画中的衣冠服饰》与《莫高窟唐代艺术中的服饰》两篇文章,对敦煌石窟中所出现的服饰做了一个总的概括,其中提到了佛教人物服饰。杨鸿先生《试论南北朝前期佛像服饰的主要变化》一文,对南北朝佛像衣着的变化进行了分析,但主要还是针对造像的衣纹、风格进行分析,具体到佛陀衣着的形制并没有非常具体的说明。阎文儒先生在写到关于云冈石窟的研究时,对佛陀造像的衣着也进行一定的讨论。台湾辅仁大学的郭慧...
没有人山人海,没有排队等候,经历了今夏持续人流考验的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11月1日启动秋冬“淡游”模式,票价实施半价优惠,参观内容在旺季8个洞窟的基础上增加4个洞窟。 记者当日从敦煌研究院获悉,冬春时节的莫高窟,游客参观人数由旅游旺季每天6000人降至2000人以内,1日起将分段设定基本场次,场次间隔时段由原来的15分钟延长到30至60分钟。 同时,莫高窟还将开放收费特窟。敦...
资料图:敦煌莫高窟游人如织。王斌银 摄 资料图:国内外旅行商考察团在敦煌莫高窟参观考察。王斌银 摄 中新社兰州11月1日电 (记者 冯志军)没有人山人海,没有排队等候,经历了今夏持续人流考验的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11月1日启动秋冬“淡游”模式,票价实施半价优惠,参观内容在旺季8个洞窟的基础上增加4个洞窟。 记者当日从敦煌研究院获悉,冬春时节的莫高...
观众在西北大学博物馆观看敦煌文化艺术展上的莫高窟第320窟展品 10月14日,由敦煌研究院和西北大学联合主办的“丝路拾珍:敦煌文化艺术展——敦煌壁画艺术精品高校公益巡展”在西安西北大学博物馆开展。本次巡展展出了敦煌彩塑临品2件、敦煌壁画数码输出作品69件、辅助展品17件。此次展览同时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展览将持续至11月15日,期间观众可近距离欣赏壁画,并可以现场学习古代绘画技法,切身感受中...
自敦煌遗书于1900年被发现以来,诸多学人已分别从文化教育、史籍地志、宗教文献、儒家经典、书法史论、公私文书、中外交流与文学语言等角度,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与研究,业已形成了一门炙手可热的显学——敦煌学。 印章,作为敦煌遗书显见的文献史料,一直没有得到更多的重视,而部分学人针对它的研究,多立足于对其产生年代、尺寸大小与使用范围等方面的介 绍。事实上,在敦煌遗书中,印章不仅具有实用性和史料性的...
10月10日至14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敦煌研究院、敦煌市政府联合主办的“一带一路”文化艺术交流合作国际学术研讨会在甘肃省敦煌市举行,来自14个国家和地区的近百位专家、学者和艺术家出席开幕式。 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连辑在开幕式致辞中指出,文化艺术的交流合作要从历史入手,加大“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思想、文化、学术等多方面的交流,促进沿线各国间的民心相通。敦煌...
天气眼见又要放晴,西安的小伙伴是不是不还在考虑去哪里HAPPY呢,那小编为你推荐一个家门口既能探寻敦煌,观看非遗表演,又能全家一起动手的好去处——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 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位于西安市城北,占地3.5平方公里,丰富的世界遗产资源与优美的环境在这里充分融合,风景优美、绿树成荫、遗址众多,是不是很NICE.据小编了解,国庆期间,园区推出了一系列精彩的活动,2017西安城市社区文化展演...
第二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20日在甘肃省敦煌市开幕。500余位中外嘉宾与会。 敦煌是古丝绸之路重镇,它与新疆一道是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四大文明体系的交会地。2016年9月,首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在敦煌召开。该论坛力图推进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 甘肃省委书记林铎说,如果将“一带一路”比喻为经济腾飞的两只翅膀,文化则是贯通其中的血脉和经络。...
9月20日,第二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分论坛“敦煌画派——敦煌艺术的传承创新”在敦煌举行,来自英国、法国、意大利、美国、韩国等7个国家与地区的120多位学者、艺术家相聚敦煌,共话敦煌艺术的传承与创新。 敦煌研究院院长王旭东表示,近年来,敦煌研究院学者、艺术家从石窟美术临摹和研究、敦煌石窟考古、敦煌史地、敦煌文献、敦煌文化各个方面展开研究和挖掘,深入揭示了敦煌石窟的历史、艺术和科技价...
9月18日,“敦煌壁画艺术精品高校公益巡展”走进内蒙古师范大学,向师生们展出了66幅(件)敦煌壁画艺术精品,其充分利用高保真数字技术,真实地再现了敦煌艺术的神韵。 本次展览由敦煌研究院、中国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共同举办,是敦煌壁画艺术精品首次走进内蒙古高校,也是第一次将敦煌壁画艺术精品以专题形式进行展示。“民俗”“图案”“建筑”“山水”“飞天”“...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