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2018年初,已拍摄9部敦煌文化纪录片的甘肃导演秦川启动纪录片《到全世界找敦煌》拍摄项目,计划赴海外12个国家和地区收藏敦煌藏经洞文物的博物馆和图书馆采访拍摄。10个月来,仅“攻克”英国、法国的四家收藏机构。 近日,“‘到世界找敦煌’——敦煌流散海外精品文物复制展”正在敦煌国际会展中心展出。展出作品均为莫高窟藏经洞出土、现流散海外文物的复制品,包括东晋十六国到北宋的绢画、纸本...
图为莫高窟第114窟中唐时期《少女襦裙纹样》(段文杰临摹)。敦煌研究院供图 10月8日,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中的“寒露”,敦煌研究院当日梳理揭晓了古老敦煌壁画里留存千年的“深秋穿搭”,即便过去上千年,如今看来依旧好看,堪称深秋穿衣指南。 图为莫高窟第12窟晚唐时期《母子襦裙纹样》。敦煌研究院供图 “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敦煌研究院称,这是《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9月26日,第三届亚洲质量功能展开与创新研讨会在杭州举行。图为敦煌研究院副院长张先堂(右)领奖。敦煌研究院供图摄 敦煌研究院27日发布消息称,26日在杭州举行的第三届亚洲质量功能展开与创新研讨会上,该院以深入挖掘文化遗产价值为核心、以负责任传承弘扬为目的“基于价值完整性的平衡发展质量管理模式”,荣获亚洲质量功能展开协会(AQFDA)颁发的“亚洲质量创新奖”。 本次大会由亚洲质量功能展开...
9月20日至21日,丝绸之路文物科技论坛创新联盟论坛在敦煌举办。图为中外学者专家在敦煌莫高窟“九层楼”前合影留念。魏建军摄 敦煌研究院文物数字化研究所副所长俞天秀21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敦煌研究院与东京艺术大学合作开展数字与模拟混合“克隆”敦煌文化遗产,已成功复制莫高窟第57窟并在该校展出。“算是一个尝试性探索,还未大规模进行。” 20日至21日,丝绸之路文物科技论坛创新联盟论坛在敦煌...
9月19日,第三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展览开展仪式举行。图为国外宾客参观展览。魏建军摄 “在我看来,此次展会非同寻常。这些绘画内容对于我们每位画家来说是意想不到的。”应邀前来中国敦煌参展的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副院长斯克利亚联科·安德烈说,“这不仅仅是一个美术展览,更是艺术的宣扬和传承。” 19日,第三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展览开展仪式举行,吸引了国内外58家单位及企业...
记者12日从西北民族大学社科院海外民族文献研究所获悉,该所历时五年推动流失海外的敦煌古藏文文献数字化,目前已完成英藏和法藏精选最有应用价值和学术意义的1000卷古藏文数字化,建成敦煌古藏文文献数字资源库系统。 这是中国首次创建可检索的数字化敦煌古藏文文献资源库,也是首次将英法两国所藏敦煌古藏文以“数字化”形式回归中国,为学界提供全面的原始资料,推动敦煌学、民族学和藏学研究。 20世纪初...
图为观众在参观欣赏敦煌壁画和敦煌乐器的复制件。 本报台北9月13日电(记者汪灵犀、孙立极)悠扬的驼铃声和西域风格音乐,美轮美奂的飞天壁画副本,把台湾观众带入三千公里外位于西北大漠的莫高窟艺术世界。13日,一场展现敦煌千年文化艺术之美的艺术展在台北科技大学开幕,吸引了众多艺术爱好者前来参观。 此次展览包含8个主题,包括“丝路漫行”“庄严佛宫”“霓裳美仪”“薪火相传”等,以平面、雕塑、建筑...
上海徐汇艺术馆门前的敦煌舞者雕像。王子涛摄 中新网上海8月30日电 (王子涛)国内首个新媒体敦煌乐舞专题展“乐者敦和·大音煌盛——敦煌壁画乐舞专题展”今年6月在上海徐汇艺术馆开展。记者日前获悉,由于观众反响热烈,原定于8月31日结束的专题展将延展至9月下旬。 敦煌乐舞壁画。王子涛 摄 志愿者讲解壁画细节。王子涛 摄 此次展览通过高科技复原敦煌人物、还原壁画实景,运用...
图为榆林窟第19窟《目连守孝》场景。敦煌研究院供图 8月25日农历七月十五这一天,是佛教盂兰盆节、汉民族祭祖古俗、道教中元节的混合节日。敦煌研究院当日解析壁画上的“中元节”表示,儒、释、道会在这一天“撞车”祭祖先、超度亡魂,传递爱亲孝亲、不忘先人恩泽的传统道德观念。 其中,佛教的盂兰盆节来源于“目连救母”的故事。在敦煌榆林窟第19窟中,便有关于目连守孝的场景。《佛说盂兰盆经》中记载,释...
早上6点,位于甘肃敦煌市区的敦煌莫高窟参观预约售票中心外的游客已经排成“蛇形”长队,开启了莫高窟新一天的参观旅程。约一个小时前,莫高窟开放管理委员会票务科副科长柴爱玲和她的同事们从四面匆忙赶来,对近期持续客流“洪峰”进行疏导。 8月以来,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经历近40年来同期最大的客流冲击。尽管近年莫高窟频现“单日游客量逾万人次”的常态考验,但今年夏天的火爆程度远超其承载“极限”,近期的莫...
图为天水麦积山石窟。(资料图)杨艳敏摄 中新网兰州8月9日电 (冯志军 高莹 闫姣)一年多来,常年致力于“扩大国际合作”的敦煌研究院院长王旭东,不仅要像以前一样在重要场合反复推介莫高窟,还要利用“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机会对更多国外朋友“唠叨”关于麦积山石窟、炳灵寺石窟和庆阳北石窟寺的“事儿”。 “一定要让外界知道,知道了才会来爱护,如果他都不知道你的价值,还会说你们这些人在干什么呢?...
来源:收藏快报 萨迦寺藏书萨迦寺藏书 哈着腰穿越主殿中一个小小的通道,等我们直起身来时,已惊讶得不能言语:神佛们的背后隐藏着一个神秘的所在,有如幽深的时光隧道,壁立而起的,是一面硕大的经墙!这面墙全由一格一格的经书堆砌而成,粗粗测量一下,高约9、宽约60多米!仿佛万里长城的一截飞身来此,掩埋下无数的智慧与情感。 一共是84000部!一千年的时间里,就在这萨迦寺里,一代又一代的僧人...
1900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向世人开启,从此也开启了敦煌文物与文献被劫掠至海外的历程。出土的6万多件古文献,国内仅存一万多件,而英国藏有1.5万余件,法国巴黎国立图书馆藏有7000余件,俄罗斯圣彼得堡亚洲民族研究所藏有1.9万多件,此外,日本、丹麦、印度、德国、美国、瑞典、奥地利、韩国等国也有收藏。 去海外寻访这些散落的遗存,将它们“带”回国,整理出来,供学界共同研究使用,是几代...
近日,由香港民政事务局资助、敦煌研究院支持的“香港青年敦煌实习计划”在甘肃敦煌莫高窟举行了启动仪式。该计划将面向香港大专院校招募15位青年学生,进行为期6周的培训和实习。 实习计划包括2周的密集培训和4周的岗位实习。其中,在2周的密集培训中,学生们既可以跟随敦煌专家学者多角度欣赏敦煌,也能探访当地的著名历史遗迹和考察地理环境。4周的实习部分将在敦煌研究院内进行,学生们将在石窟导赏、协助壁画临摹、...
7月31日,由法国国家自然博物馆、敦煌研究院、敦煌市博物馆三家博物馆联合举办的《书写的温度——从古代文献到书籍艺术》展览在敦煌莫高窟陈列中心启幕。图为敦煌研究院院长王旭东致辞。孟捷 摄 7月31日,由法国国家自然博物馆、敦煌研究院、敦煌市博物馆三家博物馆联合举办的《书写的温度——从古代文献到书籍艺术》展览在敦煌莫高窟陈列中心启幕。免费对外开放的此次展览为期3个月,分为“书的诞生”“书的演变”...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