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遗产编号 ⅲ-8 所属地区 湖南·永州·江华自治县 遗产级别 国家级 遗产类别 民间舞蹈 申报人/单位 永州市江华瑶族自治县 申报日期 2006 江华瑶族自治县的民间舞蹈很多,有长鼓舞、度曼尼舞、伞舞、关刀舞、穿灯舞、蝴蝶舞等等,其中瑶族长鼓舞最能反映瑶族质朴、浪漫的历史和文化,以及瑶族人民的个性和情致。长鼓舞是瑶族民间歌舞的典型代表。表演时,鼓手左手握住长鼓的鼓腰上下翻转,右手...
遗产编号 ⅱ-5 所属地区 天津·宝坻区 遗产级别 市级 遗产类别 民间舞蹈 申报人/单位 宝坻区 申报日期 2006 林亭口镇(林一村)高跷的历史渊源与天津市宝坻区林亭口镇的发展历史息息相关,清代咸丰、同治年间集镇贸易十分繁荣、庙宇颇多,庙会盛行,高腿子高跷会也随之进入繁荣期。高跷会由戏曲片段和生产生活动作模拟构成。演出人员在腿上绑上一种特殊制作的木棍(脚下5尺5寸高)进行表演...
遗产编号 ⅱ-6 所属地区 天津·津南区 遗产级别 市级 遗产类别 民间舞蹈 申报人/单位 津南区 申报日期 2006 天津海下文武高跷老会发展至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在漕运文化、码头文化、盐业文化等影响下,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海下文武高跷老会。京津一带高跷分为京、卫、海三大流派,“海下”高跷,即指天津卫“海下(旧指从天津卫有一条向东南方向的海大道直达大沽海口)”一带民间花会中的...
遗产编号 ⅱ-7 所属地区 天津·北辰区 遗产级别 市级 遗产类别 民间舞蹈 申报人/单位 北辰区 申报日期 2006 北仓“虫八(ba)蜡(cha)庙小车会”建于清光绪年间,有100多年历史,除“文革”期间中断外,每逢春节、元宵节均为本地区村民演出。小车会主要表演《施公案》中黄天霸带领三班衙役化妆成戏班,在庙会上捉拿费德功的情节。主要演员扮相是诸彪(推车老汉)、诸香兰(拉车姑娘...
遗产编号 ⅲ-3 所属地区 福建·泉州·石狮市 遗产级别 省级 遗产类别 民间舞蹈 申报人/单位 泉州市石狮市 申报日期 2006 泉州踢球舞,俗称“贡球舞”、“碰球舞”,舞蹈的名称直观地反映了该舞蹈最重要的特色,即以脚踢球,以手抛(贡)球,和以身体其他部位,包括肩、臂、肘、膝、头、脖等碰球、接球等。 踢球舞源于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军事体育游戏 “蹴鞠”。汉刘向《别录》:“蹋...
遗产编号 ⅲ-4 所属地区 福建·南平·邵武市 遗产级别 省级 遗产类别 民间舞蹈 申报人/单位 南平市邵武市 申报日期 2006 邵武系福建闽北山区的一个县级市,以其在武夷山之南而名。 傩舞,是古人驱疫逐鬼的一种仪式,约形成于商周时期的中原地区,秦汉时已非常盛行。据和平镇前山坪村遗存的一方清道光十五年( 1835 年)碑刻载,邵武傩舞始于宋代。邵武南区五个乡镇,都处于崇山...
遗产编号 ⅲ-5 所属地区 福建·宁德 遗产级别 省级 遗产类别 民间舞蹈 申报人/单位 宁德市 申报日期 2006 “天苍苍地茫茫,奶娘脚踏锁链罡,锁链罡头行罡法,锁链罡尾避邪魔”。踏着巫歌的节奏,巫师亢然起舞。舞者头戴神额,身穿神裙,左手执铃刀,右手执羚号,边唱边跳,后有众人和唱。这就是巫师在表演神秘的闽东民间祀福舞蹈《奶娘催罡》巫舞中的“八步罡”。 福建福安市一位文化...
遗产编号 ⅲ-5 所属地区 江西·吉安 遗产级别 市级 遗产类别 民间舞蹈 申报人/单位 吉安市 申报日期 2006 吉安灯彩,久负盛名,是广泛流行并富有群众性的一种自娱性的表演形式,它是农村每年元宵节的传统活动节目,也是民间“闹元宵”的主要娱乐活动。灯舞的群众性、娱乐性,仅这一民间舞蹈艺术经久不衰,至今仍以其地方特色和乡土气息,熠熠闪光。全市所辖13县市区均有分布,万安县志》方...
遗产编号 ⅲ-6 所属地区 江西·九江·德安县 遗产级别 省级 遗产类别 民间舞蹈 申报人/单位 九江市德安县 申报日期 2006 德安布帐傩源于唐末宋初,以“请神”、“驱鬼”、“捉蛇”、“寻医”、“关公打大刀”、“竖杨树桩”、“单、双杠翻杠”、“倒立表演”、“拜天拜地”等表演形式,于每年正月初一至十五分白天游春和晚上表演两项,演出内容主要是祈神保佑、驱鬼逐魔、消祸灭灾、保佑合家...
遗产编号 ⅲ-7 所属地区 江西·抚州·崇仁县 遗产级别 省级 遗产类别 民间舞蹈 申报人/单位 抚州市崇仁县 申报日期 2006 《跳八仙》俗称“打把戏”,是我县巴山镇前河、里河、詹家三村杨,詹两姓祖传的“跳傩”,属傩舞。其缘起,与位于前河等三村附近的枧头庙有直接关系。据前河杨氏族谱记载和当地老人介绍,建自晋盛于唐的枧头庙,五代、南北宋间,因社会动乱无人管理,一度荡然无存;元初...
遗产编号 ⅲ-8 所属地区 江西·宜春·万载县 遗产级别 省级 遗产类别 民间舞蹈 申报人/单位 宜春市万载县 申报日期 2006 万载“开口傩”又称“跳魁”,是当地民间驱鬼逐疫、祈福求平安的极具特色的民俗文化活动,民众“祀杨吴将军欧阳晃”为傩神,俗称“欧阳金甲将军”。据清道光版《 万载县志》 载:万载有傩约在元末明初。 万载地处赣西边陲,西接湖南浏阳,古为“吴头楚尾”之地...
弘扬优秀文化,打造文化品牌。5月26日上午,由湘东区委宣传部主办的2017年江西湘东龙舟文化节暨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节启动仪式在太阳广场隆重举行。活动旨在丰富全区人民文化体育生活为目标,全力挖掘提升本土文化,全面展示优秀传统文化,为主抓项目,强攻工业,确保实现“五个大变样”,打造“两地三区”,让湘东人民过得更好,提供丰富的精神产品。 据了解,本次龙舟文化节包括:江西湘东龙舟文化节暨非物质文化遗...
近年来,吉木萨尔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走进学校课堂,让学生们深入了解、切身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 5月23日,记者在三台镇中心学校少年宫活动室里,民间艺人、三台镇中心学校教师库开带着学生,正在弹唱蒙古族传统乐曲《奔布尔江》,手把手地为小朋友教弹奏托布秀尔的指法、弹拨法及定弦方法。 据悉,三台镇中心学校共有579名学生,19个教学班,学校利用每周一至周五下午,开展各类特色课程。通过“...
遗产编号 ⅲ-12 所属地区 广东·中山 遗产级别 省级 遗产类别 民间舞蹈 申报人/单位 广东省中山市 申报日期 2006 舞醉龙,又称醉龙舞,是流行于澳门、中山、珠海一带的活动。一般于每年农历四月初八,即佛诞节举行。2006年被广东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澳门的舞醉龙是由鱼商举办的,鱼行在四月初八、初九休息。参加者首先在三街会馆举行开光典礼。...
遗产编号 ⅲ-13 所属地区 广东·潮州 遗产级别 省级 遗产类别 民间舞蹈 申报人/单位 广东省潮州市 申报日期 2006 饶平县布马舞是传统的民间舞蹈。当演出开始,一阵模拟马嘶的笛音过后,在雄浑的鼓乐声中“马”队奔腾而上,它时而汹涌澎湃、疾蹄驰骋,矫健雄壮;时而徐徐而行,象漫步村陌,粗犷周存优美,激烈中见柔情。豪放、欢快的舞姿,融合着潮州大锣鼓的音乐,令人神往。 饶平布...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