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闽千姿:神秘的闽东畲族祀福舞_非物质文化遗产_民间舞蹈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遗产编号 ⅲ-5 所属地区 福建·宁德

 

  遗产级别 省级 遗产类别 民间舞蹈

 

  申报人/单位 宁德市 申报日期 2006

 

  “天苍苍地茫茫,奶娘脚踏锁链罡,锁链罡头行罡法,锁链罡尾避邪魔”。踏着巫歌的节奏,巫师亢然起舞。舞者头戴神额,身穿神裙,左手执铃刀,右手执羚号,边唱边跳,后有众人和唱。这就是巫师在表演神秘的闽东民间祀福舞蹈《奶娘催罡》巫舞中的“八步罡”。

 

  福建福安市一位文化工作者今日对记者说,明朝中期宁德地区就有巫师表演的“祀福”舞蹈,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畲族巫舞《奶娘催罡》的发现,揭开了闽东“祀福”舞蹈的神秘面纱。

 

  畲族巫舞《奶娘催罡》是闽东畲族巫师进行驱鬼镇妖活动中的一段祭祀舞蹈,分净坛、请神、踩罡三个章节,通过日常生活情节和生产活动的若干画面,塑造陈十四娘(又称奶娘,即民间传说中的妇幼保护神陈靖姑)这个驱妖镇魔的女神形象。这段舞蹈体现了浓重的畲族舞蹈及其音乐风格,奇特的舞步和舞蹈音乐,蕴含了诸多原始神秘色彩。

 

  在福安市文化馆,记者看到了一九八六年整理而成、最原始的《奶娘催罡》巫舞资料。资料里,最引人注目的是数十张手绘素描图画,细致地描绘了舞者的服饰、道具以及每一个罡步的动作造型,画工精细且标有相应数据。

 

  如今,《奶娘催罡》巫舞仍在福安民间广泛流传,除了畲巫,汉巫也会跳,估计福安会跳该舞的巫师、道士现不下二、三百人。

 

  闽东民间祀福舞蹈已被誉为“民族舞又一瑰宝”,目前被挖掘整理有《龙头舞》、《香花舞》、《祈福舞》、《龙伞舞》、《迎亲舞》、《铃刀舞》、《猎捕舞》、《奶娘催罡》、《巫舞》、《打地狱》、《对灯》等数十个。当地文化部门希望这些闽东特色民间舞蹈不再只是驱鬼镇妖,而是成为展示闽东文化的一个平台。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