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遗产编号 ⅲ-4 所属地区 四川·甘孜州·道孚县 遗产级别 省级 遗产类别 民间舞蹈 申报人/单位 甘孜州道孚县文化旅游局 申报日期 2006 扎坝地处道孚县境内南部,鲜水河下游高山峡谷区,海拔2720m,距县城71?n.在这个非常偏僻、不为外人所知的深山大峡谷里,数千扎坝人至今仍延续着类似泸沽湖,但较之更为奇特的走婚习俗,当地人称之为“爬房子” .飞檐走壁的爱情生活、独有的碉房...
遗产编号 ⅲ-5 所属地区 四川·甘孜州·巴塘县 遗产级别 省级 遗产类别 民间舞蹈 申报人/单位 甘孜州巴塘县文化旅游局 申报日期 2006 热巴舞是由藏族"热巴"艺人表演的一种舞蹈形式。热巴是一种由卖艺为生的流浪艺人班子(一般以家庭为基本单位组成)表演的,以铃鼓为主,融说唱、谐(歌舞)、杂技、气功、热巴剧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它有一套相对固定的程序,由12个节目组成,全套演出需...
遗产编号 ⅲ-14 所属地区 山东·德州·武城县 遗产级别 省级 遗产类别 民间舞蹈 申报人/单位 德州市武城县 申报日期 2006 抬花杠又称花杠舞,据当地民间艺人讲,是由明弘治年间,人们抬着花篮去祭祀大姑神衍生而来的艺术活动,主要流传于武城县南屯一带抬花杠舞蹈动作粗犷、豪放,其表演形式为两人抬一杠,中间为一0.6米见方的杠柜组成,杠柜上扎竹苗,竹苗上饰绢花、纸花并栓上许多铜铃...
遗产编号 ⅲ-15 所属地区 山东·德州·齐河县 遗产级别 省级 遗产类别 民间舞蹈 申报人/单位 德州市齐河县 申报日期 2006 绣球灯舞,这种民间舞蹈艺术,出现于全国不少地区,而齐河县祝阿镇官庄绣球灯舞却以其独特的造型、高难的技艺独步于民间舞坛,声震一方。追寻它的足迹,官庄绣球灯舞可谓是源远流长。相传,在三百多年前,劳动人民在饱受兵荒马乱、漂泊流离之苦后,迎来了“康乾盛世”...
遗产编号 ⅲ-17 所属地区 山东·济宁·邹城市 遗产级别 省级 遗产类别 民间舞蹈 申报人/单位 济宁市邹城市 申报日期 2006 阴阳板是流传在邹城市东八里沟一带的求雨祭祀舞蹈,因是两板相击而舞,故又称"打阴阳",已有400余年的历史。八里沟村位于邹城市东北的丘陵地带,旧时完全靠天吃饭,因多旱天,故求雨祭祀活动较多,天长日久也就形成了当地特有的求雨祭祀形式。阴阳板表演两人一对...
遗产编号 ⅲ-18 所属地区 山东·济南·长清区 遗产级别 省级 遗产类别 民间舞蹈 申报人/单位 济南市长清区 申报日期 2006 “绣球灯”起源于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境内的赵营村,是以手龙和绣球灯为道具,以武术和民艺相结合的一种舞蹈艺术形式。 早在明末清初(公元1616年)的近400年前,在长清赵营村,组有武术团,武术团以武打动作为主,添加上民间春节扮玩的戏耍动作,编排了...
遗产编号 ⅲ-19 所属地区 山东·烟台·栖霞市 遗产级别 国家级 遗产类别 民间舞蹈 申报人/单位 烟台市栖霞市 申报日期 2007 八卦鼓舞 --走向民间的道教舞蹈 它产生于神秘的道教仪式, 却在民间生根发芽, 八卦推演,它有鼓的阳刚, 风生水起,它有舞的阴柔, 它是山东民间舞蹈的瑰宝, 是中国道教舞蹈中的一朵奇葩。 它有一个响亮的名...
遗产编号 ⅲ-1 所属地区 江苏·徐州·睢宁县 遗产级别 省级 遗产类别 民间舞蹈 申报人/单位 江苏省睢宁县 申报日期 2006 在苏北美丽的古城----睢宁,历史与现实的交替,无不传达着它丰富而深刻的意韵。静静流淌了千年的故黄河,见证了张良进履的圯桥遗迹,悠远而厚重的汉画像石,天真幼稚的孩子描绘的震惊世界的儿童画等等,在这种交替中,你会发现落子舞在睢宁这片充满神奇的土地上,悄...
遗产编号 ⅲ-2 所属地区 江苏·无锡·宜兴市 遗产级别 省级 遗产类别 民间舞蹈 申报人/单位 江苏省宜兴市 申报日期 2006 宜兴传统的民间舞蹈“男欢女喜”,是带面具的双人舞。“男欢”与“女喜”原称“男?@”、“女莽”,传说为“疫神”。它是以民间的传说创编的,在庙会上演出,称“踩莽”或“调莽”,以表达人们消灾降福的愿望。该舞蹈的历史可远溯至元末明初,迄今已600余年。 ...
遗产编号 ⅲ-3 所属地区 江苏·南通·如东县 遗产级别 省级 遗产类别 民间舞蹈 申报人/单位 江苏省如东县 申报日期 2006 钟馗,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故事人物。相传唐明皇于病时梦见一大鬼提一小鬼啖之。上问之,自称名钟馗,生前应武举因貌丑未中,死后决心消灭天下妖孽。明皇醒后即愈,遂命画工吴道子绘成图像,这是沈括《梦溪笔谈>中记载的故事。钟馗之像五代时悬于除夕,后来民间多...
遗产编号 ⅲ-4 所属地区 江苏 遗产级别 国家级 遗产类别 民间舞蹈 申报人/单位 江苏省 申报日期 2006 图腾渊源 傩【nuó】舞,又叫"大傩"、"跳傩",俗称"鬼戏"或"跳鬼脸".它渊源于上古氏族社会中的图腾信仰,为原始文化信仰的基因,广泛流传于各地的一种具有驱鬼逐疫、祭祀功能的民间舞蹈,是傩仪式中的舞蹈部分,一般在大年初一到正月十六期间表演。原是古代祭祀性的原始...
遗产编号 ⅲ-5 所属地区 江苏·南京·江宁区 遗产级别 省级 遗产类别 民间舞蹈 申报人/单位 南京市江宁区 申报日期 2006 麻雀蹦(方山大鼓)民间舞蹈。因以模拟麻雀蹦跳为主要动作,故名麻雀蹦。又因为开始流行于南京市江宁县方山乡一带,故又名方山大鼓。相传明末时由河南移民带来。太平天国时期是"麻雀蹦"发展的鼎盛期。《天朝田亩制度》使农民有了土地,每年秋收后跳"麻雀蹦"以庆丰收...
遗产编号 ⅲ-6 所属地区 江苏·南京·高淳县 遗产级别 省级 遗产类别 民间舞蹈 申报人/单位 江苏省高淳县 申报日期 2006 大马灯起源于唐朝,盛行于明清,目前仍在高淳东坝、固城两地流传。1991年高淳东坝大马灯在金陵庙会上一举成名,成为行家和市民称赞的焦点;93年参加“第三届中国沈阳国际秧歌节”,获得最高奖――“金玫瑰奖”;93年底参加广州第四届欢乐节受到好评,1994年...
遗产编号 ⅲ-26 所属地区 湖南·常德·桃源县 遗产级别 省级 遗产类别 民间舞蹈 申报人/单位 湖南省桃园县 申报日期 2006 流传甚广的桃源瑜伽焰口手势舞,是桃源县民间戏曲和其他民间舞蹈十分重要的动作原形库之一,亦是古老的宗教舞蹈遗存,在湖南民间舞蹈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桃源瑜伽焰口手势由巫、道、佛三教手谒融合浓缩而成。瑜伽是佛教中的“唯识学派”,尊弥勒为始祖。瑜...
遗产编号 ⅲ-19 所属地区 湖南·张家界·永定区 遗产级别 省级 遗产类别 民间舞蹈 申报人/单位 湖南省永定区 申报日期 2006 高花灯是流行于永定沅古坪一带富有民族特色的舞蹈。表演时,十二人至十四人不等。配有锣、钹、唢 呐、鼓等乐器。每人手中拿一盏纸扎灯笼,内点蜡烛两根,顶扎一木偶像,用五色纸剪成戏文故事如“八仙” 、“瓦岗寨”,“梁山英雄 ”之类。高花灯表演有一套程式,...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