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6月14日是第9个中国文化遗产日,为了寻找万州的历史记忆,让文化遗产“活”起来,记者于6月5日前往武陵大丘坪墓群消落区发掘现场,让更多市民了解万州相关的文化遗产。 武陵镇位于万州西南部长江边,距城区约37公里,处于万州、石柱与忠县交界地,辖区内有数量众多的古遗址和古墓群,其中既有作为峡江地区中小型古市镇代表的涪溪口遗址和下中村遗址,也有以大丘坪墓群和柑子梁墓群为代表的、延续时间长达数百年的大型古...
6月11日上午,在南靖县靖城镇古湖村石质山上,又有三块古墓主高静吾墓葬石构件和墓前矗立的一根断残石狮柱被发现。石构件长296厘米,宽36厘米;断残石狮柱高100厘米,断残狮高46厘米。 在原墓址里,至今仍保留着一块漳州到目前为止最长的半截墓碑,长5.6米。残碑上镌刻着:“吾高公 慈懿蔡氏 茔。会魁翰林院检;主考孝子克正,湖游戎转漳州;士授通判朝彩等营造,举人授广东惠州府同知分试官曾孙维桧、维桢等...
记者昨日获悉,为配合泗县新城区的开发与建设,受省文物局的委托,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于2014年4月至5月对盛世豪庭项目所占地块内的一批墓葬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本次发掘共计清理墓葬39座、灰坑6个、灰沟4条和水井1座,其中墓葬以明清时期为主。 墓葬形制主要分竖穴土坑和砖室墓两类,葬制有一次葬和二次葬两种,单人葬多为一次葬,而合葬墓多为二次葬,合葬以双人合葬为主,另发现有一座四人合葬墓,较为...
清朝科举考场有望重见天日———近期,工人在越秀区文明路广州鲁迅纪念馆附近的广东贡院旧址地下挖掘出号舍遗迹。考古人员建议,将清理出的号舍进行保留,以此展示清代广州的城市功能布局。 发现遗迹的地点是一座正在修缮的历史建筑。负责修缮工作的广州鲁迅纪念馆馆员潘力飞告诉南都记者,号舍遗迹是在加固地基时发现的,距离地面不到半米深。发现遗迹后,考古工作者前来进行挖掘。根据挖掘结果和文献资料的比对,考古人员认为...
福山区青龙山挖出的西汉早期墓葬,墓穴长3.3米、宽1.5米。 陶罐制作精美 山东烟台福山区青龙山文化公园是福山区倾力打造的区域性市民文化休闲中心。正在施工中的王懿荣广场位于青龙山文化公园南侧,新文化广场施工中,“抠”出汉代墓葬:在5平方米的范围内出土16件陶壶、陶罐、陶盘、铜镜、铜钱、铜带扣、古剑等文物,其中2000年前的“熏香炉”亮相。 施工:不到一平米挖出3个陶罐 10日早8点半...
近日,省考古研究院考古队在成昆铁路扩能改造工程(峨眉至米易段)开展文物调查时,新发现文物遗存4处,其中古遗址1处、古墓葬3处。经专家初步判断,古遗址为秦汉至明清时期遗存,一处古墓葬为春秋战国时期大石墓,其余2处为清代墓。 据了解,此次发现的古遗址为张家田遗址,位于米易县攀莲镇观音村安宁河边,面积约2000平方米,地表有较多数量的夹细砂灰陶片、红陶片和青瓷片等;张志贤墓、何天才墓、挂榜大石墓分别位...
11日,工作人员利用拖车吊运乌木,移送至浮梁古县衙景区内进行保护。李金龙摄 11日,工作人员利用拖车吊运乌木,移送至浮梁古县衙景区内进行保护。李金龙摄 11日,一根直径约1.1米、胸围3.2米、树长13.1米的乌木在江西景德镇浮梁县昌江河畔一户农家大院里被吊装起运。目前,当地有关部门已将乌木装运移送到浮梁县古县衙景区内进行保护处理。 该乌木是由浮梁县金庐田等村民4月27日在昌江河捕...
日前,记者从界首市文管所了解到,6月5日,在界首市东城一工地发现一处古墓。经该所为期两天的抢救性发掘,初步确认该墓为东汉时期典型夫妻合葬墓,其特殊墓制,是界首市区域内首次发现。 形式独特异常 并非王侯墓葬 界首市文管所赵冰介绍,6月5日,该所突然接到群众电话,声称该市东城区一建筑工地在施工过程中,发现青砖等古墓遗迹。接到电话后,该所立即组织人员到现场查看,并随后组织为期两天的抢救性发掘。 记...
考古人员近日在广东省云浮市郁南县和罗定市境内发现了多处旧石器遗址,采集到包括手镐、手斧在内的200余件石制品标本,年代最早至旧石器时代早期。据介绍,这是广东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古文化遗存,与周口店的北京猿人同期,将广东已知有人类活动的时间提前了数十万年。 “这是广东首次发现的旧石器时代早期遗存,填补了广东旧石器时代考古的空白,也填补了华南旧石器考古研究版图上广东一地的空白。”广东省文物考古研...
四人合葬墓 为配合泗县新城区的开发与建设,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于2014年4月至5月对盛世豪庭项目所占地块内的一批墓葬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本次发掘共计清理墓葬39座、灰坑6个、灰沟4条和水井1座,其中墓葬以明清时期为主。 6月11日,记者从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目前该墓葬发掘获重要成果。墓葬形制主要分竖穴土坑和砖室墓两类,葬制有一次葬和二次葬两种,单人葬多为一次葬,而合葬墓多为二次葬,合葬以双人...
新近发现的宋代仿木砖雕单室墓 6月10日,一座内部构造精美的宋代仿木砖雕单室墓在济源市龙潭湖建设工地被顺利发掘,墓室内部构造之精细、砖雕之精美、布局之紧凑、保护之完整,让正在参与发掘的不少文物工作队队员也叹为观止。 记者在现场看到,该墓坐北朝南,由墓道、甬道、墓室三部分组成。墓道为斜坡式土坑。甬道内用条砖“人”字形砌筑封堵。墓室平面呈四边形。墓室内用方砖铺地,非常规整。让人惊叹的是,经过一千余...
连日来,万源市委党史研究室组织人员深入全市30个乡镇,抢救、搜集红四方面军党史资料,为进一步搞好万源红色文化研究工作奠定基础。 据介绍,从2010年开始,该室便对全市52个乡镇革命遗址进行普查,收集到各种革命遗址300余幅图片、10余万字的珍贵资料。但在普查、收集整理资料中发现,不少革命遗址因年代久远,毁损严重。为抢救收集红军史料,该室决定再次实地补充调查。 自3月下旬以来,该室干...
昨日,记者从内蒙古文化厅获悉,内蒙古文物考古学者在中国元代都城遗址元上都新发现多处重要遗址,其中有皇家豢养珍禽异兽、培植奇花异草、举行射猎活动的地方—北苑以及元上都皇家粮仓。 “元上都北部是皇家苑囿和金顶大帐‘棕毛殿’的建筑所在,元代称为北苑。”考古学者在元上都外城北部与西部之间,发现从皇城的西北角到外城西墙之间有一条土墙遗迹,把外城西部与外城北部隔开。 据介绍,北苑是皇家豢养珍禽...
朱墓村遗址考古项目近日又取得新发现,清理出宋代墓葬三座。时代为五代至宋。出土有青瓷四系罐、粉盒、盏以及漆器等。其中两座墓葬均出土青瓷粉盒,推测为女性墓葬。其中一座出土漆盒一组,包括器盖与器身。另一座出土漆器两件,一件为方形漆盒,黑色;另一件为漆盘,内红外黑。三件漆器中方形漆盒与漆盘保存较为完好。据了解,这是昆山地区第一次出土宋代漆器,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艺术价值。
为配合泗县新城区的开发与建设,受安徽省文物局的委托,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于2014年4月至5月对盛世豪庭项目所占地块内的一批墓葬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本次发掘共计清理墓葬39座、灰坑6个、灰沟4条和水井1座,其中墓葬以明清时期为主。 墓葬形制主要分竖穴土坑和砖室墓两类,葬制有一次葬和二次葬两种,单人葬多为一次葬,而合葬墓多为二次葬,合葬以双人合葬为主,另发现有一座四人合葬墓,较为特别。 本次发...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