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工作人员对古墓进行抢救性清理 古墓全景 5月底,津市市棠华乡药山村民在山上种植药材时发现一石室洞穴,随即报告了文物部门。 津市市文物局立即组织专家赶赴现场勘察。发现古墓顶部已毁坏,必须进行抢救性清理。经常德市文物局批准,该市文物工作人员立即进行抢救性发掘。经清理,发现该墓为长方形双室墓,方向120°,墓全长5.2米、宽1.8米、高1.6米。分前后二室,前室由青砖砌成券顶状,因受一近代土...
继5月30日我市发现北小城玄冬门匾额石后,5月31日,市文物局文物监察大队又在发现匾额不远处发现明代大同北小城护城河建筑遗存,该遗存的发现,对研究大同明清古城历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记者当日在现场看到,该遗存位于武定北路香格里拉大饭店东侧,考古人员正在进行现场勘查。据考古人员介绍,他们刚到现场时发现,在距离地表70厘米下方,暴露出一段长5米、宽1米、高2米左右的墙体,底部为夯土基础,上铺土衬石...
据西班牙《世界报》网站6月2日报道,在法国北部的一座城市,建筑工人正准备施工建房,无意间发现了4个坟墓,考古学家随即赶往现场打开坟墓拍照以便进一步了解各种细节。然后,这几个坟墓被运往他们的实验室,通过一系列的研究,专家们最终得出结论:这是公元前三世纪的墓室。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法国波尔多大学的专家们发现其中一具尸体是一名年轻的女性。该女子去世时间大约为公元前250年,年纪约为二三十岁。除...
尽管磨损很严重,但是这条裤子却基本保持了完整。 同时出土的还有其它衣物,科学家们正在对一件皮大衣进行研究。 一项最新研究称,发现于中国塔里木盆地洋海古墓的两条裤子或许是有史以来发现的最古老裤子。令人吃惊的是,这些衣物能追溯到3300年前,而且尽管它们遭受了严重的磨损,但看起来仍然相当完整。 洋海古墓中发现的这两条裤子被认为属于两个40岁左右的男子,而这些衣服表明他们的身份是游...
时至今日,已经没有人知道,3000年前火焰山南麓的戈壁荒漠中一次埋葬仪式上有过怎样的故事。但是,两条出土于此的裤子,却在告诉今天的人们,在那个水草丰美、驼铃声声的年代,塔里木盆地的先民已经成为中国最早穿着裤子的人。 出土于洋海古墓的裤子。(网络截图) 4日,一条“在中国吐鲁番地区洋海古墓内发现的两条裤子,可能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历史最为悠久的裤子”的消息出现在网络上。消息中称,这两条裤子的年代...
5月30日,大同市在武定北路道路施工中,发现了明代北小城城门匾额石,上写“玄冬门”三个大字,该匾额的发现,为研究明代大同府城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和准确的地理坐标。 5月30日中午,记者接到报料后,立即赶至现场采访。发现匾额的地点位于武定北路香格里拉大饭店门前。据已在现场保护文物的市文物局文物监察大队负责人介绍,当日上午,在该路段进行管道施工的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施工人员挖出匾额后...
河北张家口市宣化区文物工作人员日前完成一处古代塔林的发掘和断代工作,调查显示这一遗址从唐代一直绵延至明清时期,时间跨度大,为研究北方地区宗教文化提供了资料。 2013年8月,宣化北山发现一古代塔林基座,共清理出15座塔基和140座和尚墓葬,出土香炉、陶盆、蜡扦、佛珠等20多件文物,从其形制来看,从唐代、辽金绵延至明清。 此次发掘遗址面积2.1万平方米,南北长241米,东西宽1...
6月3日,游客在湖北保康县荆山玉文化研发中心荆山玉展示厅观赏金玉。自1983年起,湖北保康对荆山山脉及周边地区进行地质考察,历经30多年探寻,现已勘探出金玉、荆山绿宝、战国红、木纹玉等8种荆山玉,其中金玉与历史记载的古荆山玉特征吻合。专家鉴定后认为,金玉是一种罕见的超硬度优质宝石,属全新品种,硬度一般在8-10度之间,含贵重金属和微量元素。其硬度、润度、色彩与文史资料记载相吻合,佐证了2000多年...
铁碑锈迹甚少,上面的铭文也清晰可见 趁着端午节假期,3名大学生结伴爬上了太白山,下山前一人准备“方便”时,在悬崖边的石块后发现一块清朝康熙年间铸造的铁碑。昨日,眉县文物旅游局表示,他们将请专家上山对铁碑的文物价值进行鉴定。 “那天我们爬了9个多小时,实在爬不动了,正准备下山,在方便时就发现了这块铁碑。”昨日,在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上大三的李阳说,“没想到一泡尿,竟然‘浇’出了文物”。李阳说,6月...
“拿着黑驴蹄子,蹑手蹑脚地在古墓的东南角点燃一支蜡烛,千万千万,不能对着古尸吹气,要不然会诈尸……”看到这里,你会不会汗毛颤栗,冷汗直冒?要知道,这都是盗墓小说中赚人眼球的一常见场景,放到现实的考古工作中,那都是子虚乌有的事。换句不好听的说,如果考古工作面对的是如此灵异的环境,谁还会去干这行?所以,小伙伴们醒醒吧,千万别再相信这离奇诡异的事了。至于考古工作者究竟是怎么工作的,还是要听听他们的说法。...
导语:昨天在武家台墓地,颇具特色的唐墓现身,从墓葬形制到砖石工艺,再现了当时平民百姓生活的点滴,同时展现了独特的葬俗。今天我们的记者又来到周家小湾墓地,继续跟踪这里的考古发现。 看着这些古墓被破坏严重,真心疼!不过我们的考古专家总能从一堆黄土,几片碎碗中发现惊喜,希望好天气能持续下去,考古工作顺利进行。 记者 周园:周家小湾古墓群的发掘工作已经进行到墓地中段了,我身边这一座是晚清时...
5月21日,西安半坡博物馆邀请了秦汉考古专家焦南峰研究员在“半坡道场”公众版第三期作题为《秦陵的考古发现与研究》的学术报告。本期道场由杨新弟书记主持,半坡博物馆全体职工和来自省市文博单位的同行近百人共同聆听了这场报告。 焦南峰研究员首先介绍了秦陵发现及相关研究情况,在梳理大量历史文献之后又讲述了历次秦陵考古成果,而“秦陵若干问题的研究”则是本次学术报告的重点内容:其中包括秦陵陵区的划分和研究状况...
位于安徽省繁昌县南郊的繁昌窑遗址柯家冲窑近日发掘出一座长约35米的龙窑。龙窑内出土了大量精美的青白瓷器。 根据考证,繁昌窑的产品年代最早始于五代,上世纪50年代被发掘,由相邻的柯家冲窑、骆冲窑等组成。2002年,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联合,对柯家冲窑遗址进行了首次发掘,发现了一座斜长50多米的龙窑,被称为繁昌柯家冲1号龙窑。这次发掘的2号龙窑是从去年11月份正式开始发掘的,...
近日,广汉市南兴镇仁寿一村民在地里挖土时,一锄头下去挖出一个陶缸,包括碗、碟、高足杯等24件明代嘉靖年间烧制的青花瓷重见天日,这一消息不胫而走。 接到报警后,广汉警方和文物管理部门工作人员赶往现场,收回了这批明代青花瓷。这些瓷器上有牡丹、仕女、山水、龙纹等精美图案,还有大明嘉靖年制等文字,属于明代民窑上品。27日,这批文物已被转交至广汉三星堆博物馆收藏。
和义桥遗址 近日,漳州市云霄县文史学者方群达经过长达29年的考证和翻阅大量的文献资料,最终确认在云霄县火田镇七里铺村前的一处遗址为明崇祯年间的和义桥。 和义桥又称七里桥亭,明崇祯年间(1628~1644)户部主事吴寏捐建。当时桥长35米,宽1.2米。和义桥桥亭内奉祀观音菩萨,亭外立有清康熙、乾隆、光绪年间重修的3个石碑。“1985年,我就开始研究和义桥遗址,通过走访村民和查阅大量的文献资...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