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成都市体育中心项目工地考古发掘,自2013年10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以来,历经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成员7个月的艰苦发掘,先后发现了疑似唐代官衙的重要文化遗迹与遗物。昨日,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成员向成都商报记者透露,在成体中心还发现了隋代摩诃池遗迹。 考古现场负责人易立告诉记者,除了在成体中心发现唐代建筑基址外,还首次确认了摩诃池东南部的走向、范围和堆积情况。据史料记载,摩诃池其实并未刻意修造,而是隋代...
日前,乐安县文物部门在南昌至宁都高速公路工程沿线发现多处古代聚落和墓葬遗址。经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抢救性考古发掘,目前,已清理商周遗址4处、汉代墓葬群1处,出土了一批陶器、石器标本和2件完整的东汉方格纹陶罐,考古发掘取得重大成果。 据了解,这些古遗址总面积约4万平方米,考古发掘遗址遗迹面积1.1万平方米,分布在该县山砀镇龙义村、万崇镇坪背村和罗陂乡罗陂村。遗址地表有较多陶片,主要纹饰有方格纹、弦纹、...
记者23日从成都市考古队获悉,考古队在位于市区的成都体育中心考古现场,发现一处唐代院落遗址,遗址保存较为完好,可能为较高级别官衙。该遗址为近年来成都地区首次发现保存较完好的唐代建筑。 2013年10月,为配合成都体育中心篮球场工程建设,成都市考古队对施工地点进行例行勘探,陆续获得重大发现,今年5月,发掘工作基本完成。发掘总面积达3200平方米,陆续发现有汉代、六朝、隋唐五代、宋、元、明各时...
提起当年响彻上海滩的宁波人,肯定少不了这人——叶琢堂。 作为上海滩的金融大亨,他虽不及虞洽卿有名,但实力并不在其下。坊间对于这位宁波帮著名人物的传言有很多,其中叶琢堂到底是哪里人,可谓是众说纷纭。有人说,是鄞州人,有说奉化的,还有一种说法是余姚人。 这个谜团,昨天又有了一种说法。鄞州业余文保员李本侹经过两年的研究,发现了叶琢堂应该是镇海路林人。他的依据是——在江北甬江街道路林村发现的至今保留完...
基本信息: 作 者:白云翔、施劲松主编,考古杂志社编著 出 版 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11-1 版 次:1 页 数:429页 字 数:686000 印刷时间:2013-11-1 印次:1 开 本:大16开 纸 张:胶版纸 ISBN:9787516136881 包 装:精装 内容简介: 在人类历史上,当今无疑是知识增长最为迅速的时代。知识来源于科学,...
崖壁上刻的苯教法师像。 根秋多吉 摄 著名佛教考古专家温玉成、中央民族大学的张亚莎教授现场调查。 根秋多吉 摄 崖壁上刻的阿修罗神。 根秋多吉 摄 记者22日从四川金川县文管部门获悉,该县境内勒乌乡马厂村发现11世纪到12世纪之间的苯教摩崖线刻群,是目前发现的苯教图像规模最大的早期摩崖线刻群,是苯教考古的一次重大发现。 5月19至22日,中国著名佛教考古专家、原龙门石窟研究所...
记者21日从陕西省麟游县文物部门获悉,该县发现宋金时期的窖藏和墓葬,共出土文物17件,个别器物器型在麟游县尚属首次发现。 15日,在G342国道麟游县崔木镇石古洞段改建现场发现一处窖藏文物,该段施工方负责人停止施工,第一时间向县文物旅游局报告,并安排专人保护现场。 暮色渐深,为了安全,施工方负责人取出文物,送到麟游县博物馆。经县博物馆工作人员清点,这批文物有黑釉瓜棱瓷执壶1件、提梁陶壶1件、双...
近日,永修云山企业集团茅栗岗村马家自然村发现一处明代进士古墓,墓碑上显示墓主名叫马守周,是明朝翰林院乡贡进士,大明弘治六年(1493年)5月逝世,距今有521年。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看了墓碑后表示,该古墓的发现对研究永修地方史及乡村民俗有重要意义。 据古墓碑文记载,马守周是山东人,从小聪明好学,为人低调,出生贫民家庭,通过努力读书经过乡试考上举人,最后通过国考成为翰林院乡贡进士。虽然马守周功成名...
石古洞出土窖藏文物 麟游县博物馆 摄 提梁陶壶 麟游县博物馆 摄 灰陶瓶 麟游县博物馆 摄 记者21日从陕西省麟游县文物部门获悉,该县发现宋金时期的窖藏和墓葬,共出土文物17件,个别器物器型在麟游县尚属首次发现。 15日,在G342国道麟游县崔木镇石古洞段改建现场发现一处窖藏文物,该段施工方负责人停止施工,第一时间向县文物旅游局报告,并安排专人保护现场。 暮色渐深,为了安全,施工...
在麟游县发现的宋金时期文物 本报宝鸡讯 道路施工,意外发现窖藏文物,施工人员随即上报,17件宋金时期文物得以重现天日。昨日,麟游县文化广电局局长兰乾生称,因为是唐朝皇家避暑行宫的所在地,麟游当地以前多出土隋唐时期文物,出土宋金时期文物尚属罕见。 据了解,5月15日下午6时许,在G342国道麟游县崔木镇石古洞段改建现场,工人施工过程中,突然在一面约7米高的土崖下面发现一处窖藏。该窖藏深约3米,里...
展示辽宁考古工作成果的“辽海遗珍--辽宁考古六十年展”20日在辽宁省博物馆开幕,60年来,辽宁考古发现旧石器时代遗址60余处,距今约40万年的本溪庙后山遗址,更是目前我国已知的旧石器时代早期最北的人类活动地点。 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吴炎亮介绍,1921年6月,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发掘南票沙锅屯遗址,开启了辽宁考古工作的先河。1954年4月,经东北人民政府批准,东北地区文物工作队成立,与东北...
出土大量儿童葬具残器 走在麦田,记者不时看到地上有灰色、白色的陶、瓦片,上面有条纹花样。 “你随便拿起的一块瓦片,可能就是2000年前的东西。”一名考古队员笑着跟记者说。 记者好奇地从地上捡起一片残陶。没想到,考古队员竟说这是古代专门用来安葬儿童的器皿。 记者了解到,此次齐故城遗址考古中出土了大量的儿童葬具和骨骼,这些器具有的像是现在腌咸菜的坛子,有的是两个大小不同的陶盆组成。“遗址中一次...
展示辽宁考古工作成果的“辽海遗珍--辽宁考古六十年展”20日在辽宁省博物馆开幕,60年来,辽宁考古发现旧石器时代遗址60余处,距今约40万年的本溪庙后山遗址,更是目前我国已知的旧石器时代早期最北的人类活动地点。 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吴炎亮介绍,1921年6月,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发掘南票沙锅屯遗址,开启了辽宁考古工作的先河。1954年4月,经东北人民政府批准,东北地区文物工作队成立,与东...
近日,永修云山企业集团茅栗岗村马家自然村发现一处明代进士古墓,墓碑上显示墓主名叫马守周,是明朝翰林院乡贡进士,大明弘治六年(1493年)5月逝世,距今有521年。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看了墓碑后表示,该古墓的发现对研究永修地方史及乡村民俗有重要意义。 据古墓碑文记载,马守周是山东人,从小聪明好学,为人低调,出生贫民家庭,通过努力读书经过乡试考上举人,最后通过国考成为翰林院乡贡进士。虽然马守周...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