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近日,考古学家宣称找到了500多年前哥伦布著名的旗舰“圣玛利亚”号的残骸,如果这一发现得到证实,那么它将成为世界上最为重要的水下考古发现之一。 1492年,哥伦布率领以“圣玛利亚”号为旗舰的舰队,开启了第一次横穿大洋的远航,他们一路向西,希望寻找到一条能够通往亚洲的新航线。一个多月后,舰队抵达巴哈马,但当时哥伦布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抵达的并不是亚洲,而是美洲大陆。随后,由于船只意外搁浅,哥伦布...
16世纪“吸血鬼”骸骨 吸血鬼真的存在吗?据英国《每日邮报》5月14日报道,考古学家在波兰西北部Kamien Pomorski小镇挖掘出了一个疑似吸血鬼坟墓,墓中尸体嘴上方的牙被拔掉,嘴里被塞了石头,并且脚上套有木楔。此发现表明几世纪前人们对吸血鬼这种神奇的生物已有了预防措施。 考古学家在镇上教堂附近一处墓地挖掘时发现了这一墓葬,里边有多处吸血鬼葬礼的标记。墓中遗骸的年代可追溯到1...
人物 孙太初,白族,云南鹤庆人,1925年12月生,2012年4月病逝。孙太初先生主要从事云南两汉时期及南诏、大理国时期文物考古研究,最先对晋宁石寨山滇王墓群作过基础性综合研究,对云南历代重要碑刻作过系统调查研究。主持或参加过滇池地区贝丘遗址调查发掘,石寨山滇王墓群发掘等;收集大批明清云南地方志资料,传拓过大批重要石刻拓本。 他,曾一手捧出“滇王金印”,从此揭开古滇国的神秘面纱,从考古意义上确立...
据日本NHK网站5月13日报道,近日,位于广岛县福山市的县立历史博物馆发现一幅古地图,这幅地图是奉江户幕府的第八代将军德川吉宗之命,经过测量后绘制的现存第一幅日本地图。由于该地图是了解古时测量方法的珍贵资料,现在备受关注。 这次发现的古地图来自一名男性的收藏。这名男性是古地图收藏者,籍贯为广岛县福山市。之前,该男性向广岛县历史博物馆捐赠了850件藏品,这幅古地图就是其中之一。 博物...
河南省洛阳市出土的一方墓志日前被专家认定为唐代景教徒墓志。这是洛阳地区首次发现唐代景教徒墓志,为唐代东都洛阳曾是景教传播重要地区增添了重要例证。 唐贞观九年(公元635年),罗马基督教聂斯托利派经波斯传入中国,称为景教,这是最早进入中国的基督教派。因唐时称古罗马为大秦国,故又称大秦景教, 据洛阳师范学院河洛文化国际研究中心毛阳光教授介绍,该墓志于2010年年底在洛阳东郊出土,长、宽各53厘米,...
已遭盗掘毁坏的汉代画像石墓 本报漯河讯“这是汉代画像石墓!”前日下午,接到“有古墓被偷挖”的报告后,漯河市文化局和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工作人员火速赶到漯河市召陵区姬石镇桂王村。现场的两座汉代画像石墓已遭破坏,只留下墓门和墓壁。 当天下午4时50分,记者在现场看到,漯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员正对墓葬进行处理。墓葬有两座,其中东侧一座较小,露出地面的墓穴有十多平方米,结构清晰。墓门有两扇,高约1.3...
上周五,《城市日历》独家报道了市区北城大桥下一处市政工地上发现了古墓葬。从昨天开始,考古人员对该古墓葬进行了表面的清理,到今天下午四点,墓室的轮廓和上面的青石盖板已经清理出来。考古人员从墓室的构造、用料判断,这是一座明末清初时期的古墓葬,六块青石盖板上用白色涂料写着“福、禄、绵、长、永、寿”六个大字,还标注了“东、西”。 据了解,工地工人在挖掘时,碰到了六块青石盖板中东南角的那块,但清理后,...
已遭盗掘毁坏的汉代画像石墓 [内容摘要]近日,漯河市文化局和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工作人员在接到举报后,火速赶到漯河市召陵区姬石镇桂王村。发现两座汉代画像石墓已遭破坏,只留下墓门和墓壁。所谓汉代画像石,实际上是汉代地下墓室、墓地祠堂、墓阙和庙阙等建筑上雕刻画像的建筑构石,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欣赏价值。 “这是汉代画像石墓!”前日下午,接到“有古墓被偷挖”的报告后,漯河市文化局和文物考...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近日透露,考古人员在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的秦始皇帝陵附近发现45座单人屈肢葬秦墓。据推测,墓主人疑似为修建秦陵和兵马俑的监管人员及工匠。 据介绍,考古人员2013年在西安市临潼区境内清理发掘了一处古墓群,距离秦始皇帝陵约5公里。经勘探,墓葬分布区范围东西长约1200米、南北宽约300米。在其中面积约6500平方米的区域内,共发掘墓葬50座,包括秦墓45座、汉墓1座、晚期墓葬...
河南灵井“许昌人”遗址,继2007年首次发现距今10万年左右的古人类头骨后,近日,考古人员在同一探方新出土了27块古人类头骨化石断块。根据化石断块在人体解剖部位上重复出现的情况,推定化石来自另外一个个体。 据介绍,新发现的化石断块有完整的枕骨、部分顶骨、眉脊、面骨和颅底骨等。其中,面骨和颅底骨属首次发现,骨骼多数可拼接复原,分布在9号探方西部约3平方米的范围内,和原发现的头骨化石相距较近,属同...
已遭盗掘毁坏的汉代画像石墓 “这是汉代画像石墓!”前日下午,接到“有古墓被偷挖”的报告后,漯河市文化局和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工作人员火速赶到漯河市召陵区姬石镇桂王村。现场的两座汉代画像石墓已遭破坏,只留下墓门和墓壁。 当天下午4时50分,记者在现场看到,漯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员正对墓葬进行处理。墓葬有两座,其中东侧一座较小,露出地面的墓穴有十多平方米,结构清晰。墓门有两扇,高约1.3米...
河南省洛阳市出土的一方墓志日前被专家认定为唐代景教徒墓志。这是洛阳地区首次发现唐代景教徒墓志,为唐代东都洛阳曾是景教传播重要地区增添了重要例证。 唐贞观九年(公元635年),罗马基督教聂斯托利派经波斯传入中国,称为景教,这是最早进入中国的基督教派。因唐时称古罗马为大秦国,故又称大秦景教, 据洛阳师范学院河洛文化国际研究中心毛阳光教授介绍,该墓志于2010年年底在洛阳东郊出土,长、宽各53厘米,...
张树忠及其老伴李桂贤挖出来的这两个铜锅是辽代铜器文物,距今已有1000余年历史,是行军用的炊具“六耳铜锅”。 张树忠及其老伴李桂贤演示就是在这块土地上挖出来的两个大铜锅。 一村民家田地夜半被挖,然后传出地下有宝的消息,挖宝者频繁来挖这块地,田地的主人发愁如何种地。 一对六旬老夫妻也来挖地,挖出来两个大“铜锅”,一个重38斤、一个重39斤,还没等亲属帮助鉴定是否为国家文物...
内蒙古元代金石考古取得重大成果,一件在全国范围内首次发现的刻有“总统”等铭文的祭孔铜器,在包头市燕家梁遗址考古研究中被确认。 这件元代铜器,由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包头市文物处考古人员定名为青铜铺,为仿先秦时代铜祭器,铸造精细,上为圆盘,下为立柱,在铜盘中刻有28字清晰可辨,内容为“雪堂总统置古铜祭器,奉施古丰宣圣庙内,永远供养,大德九年月日记”。这件青铜铺现藏于包头市博物馆,大德九...
[内容摘要]在湖北省利川市一处百米悬崖峭壁上,伫立着一座清代古寨。睦家寨又名木佳寨,位于利川市建南镇黎明村境内。 在湖北省利川市一处百米悬崖峭壁上,伫立着一座清代古寨。日前,记者在当地村民的带领下,走进这座古寨。 睦家寨又名木佳寨,位于利川市建南镇黎明村境内。记者在村民的带领下,沿着一条山坡缓缓而下,眼前出现一条河沟,沟上有座清代石桥,跨过桥去,抵达一山洞前。在漆黑的山洞前行十多米后,豁然开朗...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