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再次发现罕见乌木:树龄3000年以上

11日,工作人员利用拖车吊运乌木,移送至浮梁古县衙景区内进行保护。 李金龙 摄-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11日,工作人员利用拖车吊运乌木,移送至浮梁古县衙景区内进行保护。 李金龙 摄

 

11日,工作人员利用拖车吊运乌木,移送至浮梁古县衙景区内进行保护。 李金龙 摄-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11日,工作人员利用拖车吊运乌木,移送至浮梁古县衙景区内进行保护。 李金龙 摄

 

      11日,一根直径约1.1米、胸围3.2米、树长13.1米的乌木在江西景德镇浮梁县昌江河畔一户农家大院里被吊装起运。目前,当地有关部门已将乌木装运移送到浮梁县古县衙景区内进行保护处理。

 

  该乌木是由浮梁县金庐田等村民4月27日在昌江河捕鱼撒网时意外发现的,村民们将乌木打捞出水面后,一直放在打捞河边的岸滩上。据介绍,该乌木直径约1.1米、胸围3.2米、树长13.1米。为保护古木,村民将其移至附近的一户农家大院保管。

 

  近日,江西省林业科学院野生动植物研究所的专家实地古木进行了查看、查验、取样、拍照,鉴定为该古木是壳斗科锥木,是质量良好的乌木,至今已有3000年以上的历史。

 

  近年来,江西多次发现乌木。2013年9月,江西修水出土50吨重的古木,吸引了众多网友的关注;2014年4月,江西武宁树龄4000年以上的千年乌木重见天日。

 

  乌木又称阴沉木,是楠木、红椿、麻柳等树木因自然灾害埋入淤泥中,在缺氧、高压状态下,经长达成千上万年的碳化过程形成的,形成时间大多在3000年至8000年不等。因树种的不同,市场价值又有不同,以楠木属的金丝楠木最为昂贵,可达八至十五万元每立方,而年代越久,保存越完好,价格也越高。

责任编辑:小赖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