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1月6日,“古蜀船奇”青白江区春秋战国青铜器专题展览在成都市青白江博物馆正式开展,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观看。 “古蜀船奇”青白江春秋战国青铜器展展出的铜戈。钟欣 摄 此次展览共分“金戈铁马”、“丰衣足食”、“海纳百川”三个单元,主要展出的文物是2016年4月以来,成都市考古工作队、青白江区文物保护中心在大弯街道双元村的一次抢救性发掘过程中,出土文物中的一部分,共有120余...
文明的血脉——河南博物院文物精品展1月3日起在福建博物院开幕。河南大地有着古老的殷墟甲骨、精美的夏商青铜器、巍峨的汉代陶楼、斑斓的唐三彩、优雅的宋代名窑瓷器,均是承载着我们民族记忆的珍贵物质文化遗产。本次展览,河南博物院提供了馆藏的100余件文物。(福州晚报记者 毛小春/文 杨勇/摄)
走进齐鲁七贤文化城的济南民间博物馆文化苑,9座各具特色的民间博物馆满足着人们不同的需求。其中,一座专门展览中国古代青铜器的博物馆非常引人注目。这就是齐鲁兴传吉金博物馆。 这座博物馆是民间收藏家李军和冯兴传创办的。他们两人都痴迷于中国古代青铜器的收藏和研究。多年来,他们收藏了数量可观的青铜器,其中不乏珍品。展出商代至“民国”的数千件青铜器。 中国的青铜器主要指4000多年前用铜锡合制的青...
簋,是中国古代用于盛放煮熟饭食的器皿,也用作礼器,流行于商朝至东周,是中国青铜器时代标志性青铜器具之一。此后,如明代的簋式炉为焚香用具,也可作为陈设供器,制作精细,造型典雅,具有浓厚的古韵。 鎏金工艺,是我国一种传统的技术,在青铜上鎏金的技艺发明于战国时期,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 图中这件明代铜鎏金“云间胡文明制”款簋式炉,宽17.5厘米、高8厘米,该炉呈簋形,铜胎,薄体,以金...
新疆考古工作者日前对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尼勒克县境内的一处墓葬群实施抢救性发掘,发现距今约4900多年墓葬。 今年5月至7月,中国人民大学和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发掘尼勒克县墩麻扎至那拉提公路沿线的100多座墓葬。出土的96件文物包括青铜器、铁器、骨器、珠饰品、陶器等。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介绍,新源种羊场墓地发掘的三座墓葬文物检测显示:年代超过4900年,属于青铜时代早期墓葬。...
11月25日下午,长沙博物馆特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岳洪彬做客“湘城讲坛”,进行“殷墟青铜文化——商代青铜器清赏”专题讲座,近300名观众现场聆听。 在讲座中,岳洪彬首先为大家介绍了夏商周三代青铜器文化的基本特点。他认为,在学习了解商代青铜器需主要注意五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就是商代青铜器的前源和流向。通过青铜器判断历史文化时期,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流向和特点;第二是商代人将青铜器保存在哪...
圜钱是战国中晚期的青铜铸币,是一种进步的铸币形式。最早的圜钱产生在政治经济制度较为先进的魏国。如面文“垣”、“共”字等。这种形式的钱币,比起“布币”、“刀币”来便于携带,也便于互相接受,符合商品交换发展的需要。它的出现在钱币兴起上就有了一种新的铸币体系,在战国时期为各国先后所仿铸。先是赵国、秦国仿铸,后有齐国、燕国仿铸。圜钱迄今发现有十余种,蔺、离石圜钱属赵。蔺和离石地区是秦国、赵国、魏国争夺之地...
最近,在杭州萧山做工艺品生意的单先生碰见了一件糟心事——他通过某快递寄了一件自称价值十几万元的青铜酒器,货到后却断了一个脚。这件物品保价两万元,但最后,快递公司却说赔偿两千元。 十三万元买来的青铜酒器 运输中断了一条腿 单先生是一名古玩爱好者,之前在杭州吴山古玩城开过12年的古玩店。最近三四年,他在萧山开了一家工艺品店,平时一有空就全国到处跑,寻找心仪的收藏品。 单先生结识...
在如火如荼的中国艺术品市场中,具有极高历史文化价值的青铜器收藏一直不温不火。虽然近几年略有升温,且出现了一些高价拍卖品,但与已进入亿元时代的书画、瓷器相比,仍然处于低估值阶段。对此,记者近日采访了中国文物学会收藏鉴定委员会副秘书长李魁杰,听他讲述青铜器收藏市场以及鉴赏技巧。 资源稀缺 买方市场巨大 最近青铜器市场有升温的迹象,但李魁杰并不认为这个市场已经开始启动了。“对于青铜类...
以前认为,中国青铜文化的历史,就是指自夏至秦这段时期。所以谈到中国青铜器,往往又称为先秦青铜器。后来随着不断的考古发现,汉代青铜文化的历史地位便得以确定,其内容包括一整套的制器和用器体系。而我们以前比较熟悉的、经常用来研究的汉代青铜镜,其实仅仅起到了一个管中窥豹的作用。所以说,在青铜文化虽然日渐衰落,但仍然有着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铜镜制作和使用也必定会呈现一种繁荣的景象。首先是铸造的规模和技术有了...
要鉴定青铜器,首先要了解它的用途、分类、命名。我认为三者中对用途的准确判断,是青铜器鉴定的关键。例如在1976年以前我们不知道“承弓器”的用途,只发现承弓器与车马和弩机共同出土。曾一度将一对承弓器安装在弩的前端,并编入《辞源》中。秦始皇兵马俑坑出土了一、二号铜车马后,真相大白。原来承弓器是战车的组成部分,安装在战车前端,与车为一体,是战车上挂弩的支架,有的学者还提出承弓器具有协助开弩的功能。 ...
看铜质、掂重量。从铜器的重量上来说,一般商前期器轻薄,商后期器重质厚,庄重雄伟。西周器有铭而浑厚,春秋战国之器轻薄精细。到了汉代铜器重拙粗矮。 看皮壳、辨锈色。真锈有绿、蓝、红、黑等多种颜色,有金属光泽。在贴骨处是黑锈,其上层是红锈,再之上是蓝或绿锈。凡锈色单一,质地疏松,一抠就掉,或用酒精一擦就掉,一般都是“速成”赝品。 看器型。以鼎为例,夏末商中期有圆的、方的形体。方鼎一般...
10月28日,由北京大学出土文献研究所主办的商周青铜器和金文研究学术研讨会在郑州开幕。 著名考古学家、北京大学教授李伯谦,著名历史学家、北京大学教授朱凤瀚,著名学者、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李零,著名古文字学家、陕西师范大学教授张懋镕,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郝本性,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原院长曹玮,周原考古队队长、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王占奎,古文字学家、南开大学教授陈絜,以及中国社科院考古所、...
铃首觿 这个字念觿(xī),对于今天的绝大多数人来说,这个“觿”可能是闻所未闻,不知其为何物的。今天,将给大家讲一讲北方式的青铜器。铃首觿、环首刀以及辽宁式的青铜短剑的故事。 北方草原贵族都爱戴的铃首觿 觿,意为古代一种解结的锥子。用骨、玉等制成。也指由象骨制成的解绳结饰物。《国风·卫风·芄兰》中载:“芄兰之支,童子佩觿;虽则佩觿,能不我知;容兮遂兮,垂带悸兮。芄兰之叶,童子佩韘...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