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南北朝(公元420年—公元589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分裂时期,由公元420年刘裕篡东晋建立南朝宋开始,至公元589年隋灭南朝陈为止。该时期上承东晋、五胡十六国,下接隋朝,南北两势虽然各有朝代更迭,但长期维持对峙,所以称为南北朝。南朝(公元420年—公元589年)包含宋、齐、梁、陈四朝;北朝(公元439年—公元589年)则包含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五朝。 南北朝简 南朝各...
名称:隋白釉象首龙柄壶 类别:瓷器 年代:隋代 文物原属:原河南省安阳县张盛墓陪葬品 文物现状:1959年于河南省安阳县张盛墓出土,现藏于河南省郑州市河南省博物馆。 简介:高13厘米。此收藏品盘口有盖,流为象首,把为螭形,象首和螭都似信手捏成,面部经过精心刻划,生动传神,它既是当时的生活用品,也是一件不可多得的陶瓷艺术珍品。
唐代是改制汉代之前礼仪最大的一个时期,这个时期的用玉制度也格外的重视,这个时候的玉器在祭祀完毕后开始了焚烧,尤其是玉璧都附于柴火中焚烧。贞观时期,专门制定了五岳、四镇、四海、四渎祭祀。五岳和四海都知道就是我们现在五岳和东南西北海,四镇是东真沂山、南镇会稽山、西镇吴山、北镇医无吕山,东渎大淮、南渎长江、西渎黄河、北渎大济。 唐代制定了5大礼,并完全的细节化,把祭拜分出了格外一个档次:其中吉...
一、柴窑 柴窑一名最早见于明代曹昭《格古要论》,万历以后的《玉芝堂谈套》、《清秘藏》、《事物绸珠》、《五杂姐》、《博物要览》、《长物志》等书多论及此窑,但众说纷纭。基本有两种见解:一为周世宗姓柴,当时所烧之器都叫“柴窑”;一为吴越秘色青瓷即“柴窑”。对其形质,曹昭认为:“柴窑天青色滋润,细腻有细纹,多是粗黄土足,近世少见”;张应文则谓:“柴窑不可得矣,闻其制云,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
记者23日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隋唐安仁坊的西南隅发掘出唐代宅邸建筑基址,应是一处达官贵人的宅邸。这是隋唐长安城宅邸遗址的首次发现,对于了解宅邸布局、结构及功能有重要意义。 隋唐长安城遗址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城区范围内,几乎全部叠压于现代城市建成区之下。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对隋唐长安城遗址开展了一系列调查和发掘工作。 目前已发掘出安仁坊南墙墙基、光福坊北墙墙基、外...
在古代,为官者行贿受贿、贪赃枉法者的确不少。如何去治贪惩腐,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历代的明君圣主对之均十分重视,所践行的反腐招数五花八门。其中,隋唐时期两位明君的反腐手段,颇为奇特。 隋文帝“钓鱼”反腐 前几年,上海的“钓鱼”执法事件闹得沸沸扬扬。历史上也曾有过类似“钓鱼”行为,抛鱼钩的幕后操纵者就是隋文帝杨坚。只不过,二者尽管形式相同,性质却截然不同。上海的“钓鱼”执法为百姓所...
笔者于数十年前收藏有一批剥釉的隋瓷,其中有一件“丰城窑青釉印花敛口碗”。此类严重剥釉的陶瓷器,早年在闽北基建、修路、山上开荒、砖厂取土时常见,多为其山民以为“不吉利”所毁损。该碗出土于邵武市水北镇砖瓦厂劈山取土现场。高4.5厘米,口径12.8厘米,圜形平底,厚唇弧腹,造型敦实厚重。胎体较为厚重坚硬,为江南所出青灰色胎,胎土细腻,剥釉处见施有较厚的白色化妆土或叫护胎汁。该碗在造型艺术上美观大方,口大...
12月23日上午,隋唐洛阳城“两坊一街”道路保护展示工程开工,标志着隋唐洛阳城国家历史文化公园建设迈出了坚实步伐。洛阳市委副书记、市长刘宛康宣布工程开工,副市长魏险峰致辞,市政府副秘书长辛俊峰主持开工仪式,市文物局局长余杰介绍项目情况。 “两坊一街”道路保护展示工程是隋唐洛阳城国家历史文化公园规划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围绕“一区一轴一带两片三环”为空间布局的隋唐洛阳城国家历史文化公园的...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馆员王永强带领的考古工作队,近日在哈密市伊吾县境内考古发掘出土了12座墓葬,年代为春秋战国至隋唐时期。 11月15日,记者从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了解到,这些墓葬位于哈密市伊吾县吐葫芦乡大白杨沟村,其中4座墓葬是竖穴土坑墓,出土了陶器残片、海贝等,考古工作人员根据其墓葬形制、遗物特点,推测年代为春秋战国时期。另外8座是非常规整的圆形石堆墓,一些用石块砌成的小型石棺上面有盖板...
近日,为编制好隋唐洛阳城和大运河遗产保护利用规划,河南省文物局和洛阳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了隋唐洛阳城和大运河遗产保护利用规划座谈会。参加这样一个重要会议,非常兴奋和感慨。 记得2002 年底2003 年初, 我正在中国文物报社工作, 洛阳市中心修建河洛文化广场时发现包括迄今规格最高的“ 天子驾六” 车马坑在内的大批东周古墓葬, 但是为了献礼4 月就要开展的牡丹花会却面临在加紧施工中被毁坏的...
为深入挖掘隋唐洛阳城和大运河(洛阳段)历史文化资源,规划建设隋唐洛阳城国家历史文化公园,推动洛阳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服务河南打造全国文化高地,10月12日,省文物局与洛阳市联合举办隋唐洛阳城和大运河遗产保护利用规划座谈会,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学者来洛,共商隋唐洛阳城和大运河遗产保护利用规划工作。 河南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李亚出席座谈会并讲话。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司副...
展子虔 游春图展子虔 游春图 隋代展子虔《游春图》的得名, 来自画卷上宋徽宗赵佶用瘦金体题写的“展子虔游春图”六字。作品的主体是自然山水,桃杏盛开、绿草如茵的场景,让观者能直接观察到春天的气息和游者的心境。 《游春图》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山水画的逐渐成熟,同时开创了青绿重彩、 工细巧整的山水画新格式。 ■收藏周刊记者 韩帮文 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欲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