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隋代巩县窑盘口瓶 盘口瓶兴盛于北朝至隋唐。因瓶口似盘而命名。隋代的瓶颈部纤细,腹部丰满,呈水滴形,造型夸张别致,优美大方。 这件盘口瓶,盘口,细颈,溜肩鼓腹,颈下有凹玄纹两周,饼形足。胎质细腻,呈灰白色,釉层透明,釉色微泛黄,已接近白瓷。瓶身施半釉至玄纹处,釉面玻璃质感强,开片细碎,胎釉结合处微积釉,甁体线条流畅,极富艺术美感。此瓶的造型、胎质与釉色,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隋代瓷器的典型之作...
通过瑶光殿两边殿阁的坡道,可以上殿阁第一层 按照计划,在今年牡丹文化节前夕,隋唐洛阳城九洲池遗址保护展示工程主体工程将完工,湖中将蓄水,地面将披绿。日前,隋唐洛阳城九洲池遗址保护展示工程的中心建筑瑶光殿完成屋面瓦铺设,撤除外围脚手架,雄姿已显。 铺好屋面瓦,瑶光殿雄姿已显 去年年底,隋唐洛阳城九洲池遗址保护展示工程的中心建筑瑶光殿封顶,但因为外围装修,瑶光殿四周仍架着脚手架,大殿外观未能展现...
隋青釉印花四系壶,高35厘米,盘口、长颈、长圆腹、平底。肩部四个双条形系,颈、肩、系、腹部作四层印花装饰,印花为扇形花瓣组成的团花和叶纹。这是隋代瓷器的装饰特点。釉施至腹部,下半截露胎,是隋代青瓷施釉的一般规律。湘阴窑、淮南窑、安阳窑产品多采用印花装饰。常见的有朵花、草叶、莲瓣、几何纹等,多为独立的花、叶,连续的花纹不多见。隋青釉高足盘,南北方瓷窑皆大量烧造,是隋代具有代表性的器形。隋青釉四系罐,...
记者4日从陕西文物部门了解到,考古人员在西安发掘了30座隋代小型墓葬,形制均为土洞室墓。专家推测,该墓地是隋代大兴城外宫人用墓区,并沿用至唐初。 墓地位于当地民宅地下,清除基础部分后,墓葬开口暴露。30座墓葬均为斜坡墓道单室土洞墓,其中25座为平面略呈长方形的直线式洞室墓,5座平面略呈刀形。 刀形墓墓道开凿于墓室南东端,墓道东壁和墓室东壁相连,依照平面差异,墓葬又细分为直背刀形和弧背刀形墓两种...
记者近日从陕西文物部门了解到,考古人员在西安发掘了30座隋代小型墓葬,形制均为土洞室墓。专家推测,该墓地是隋代大兴城外宫人用墓区,并沿用至唐初。 据统计,30座墓葬中19座出土有随葬品,共计各类器物63件(组),出土隋五铢钱140余枚。陶瓷器主要以泥质灰陶、泥质红陶和青瓷为主,有罐、壶、杯、陶俑和模型明器等。 考古人员依据残留墓主遗骸初步确定,5座墓主系成年女性,2座成年男性墓,女性墓主占比较...
代表申年的生肖是人们喜爱的猴子。在中国古代,常将猿猴连称,人们喜爱猿猴,还因为古人将它视为长寿的象征。《抱朴子》一书中就有“猴寿八百岁”的记载,伴随长寿的自然是安详平和,生活幸福。 猿猴长寿而面目又似老人,加上长臂善于攀援,因此猿猴在中国古代传说中还被赋予更为神奇的色彩。最脍炙人口的故事,当属《吴越春秋》中所记越女和袁公比剑术之事,当对搏三击之后,袁公飞上树梢化白猿而去。 而中国古典小说中更为...
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西安城西发掘出30座形制为土洞室墓的 隋代 小型墓葬。专家推断该墓地是 隋代 大兴城外为 宫人 专辟的墓区。 据介绍,30座墓葬中,19座出土有随葬品,包括瓷器、陶俑等器物63件(组),隋五铢钱140余枚。陶瓷器质地主要以泥质灰陶、泥质红陶和青瓷为主,器形有罐、壶、杯、陶俑和模型明器等。依据残留的墓主遗骸,考古人员初步确定5座墓主系成年女性,2座成年男性墓。...
在2013年的3月,考古人员在扬州市西湖镇司徒村曹庄一带发现两座残存的隋末唐初砖室墓,墓葬规模不大,他们以为很快就能结束工作。然而,墓中出土的一套十三环金玉蹀躞带,令考古人员大为震惊。因为史书记载,南北朝至隋代,天子革带附十三环。随后出土的刻有“随(隋)故炀帝墓誌”的墓志和两颗男性牙齿证实,墓葬主人是隋炀帝。 隋炀帝墓是方形砖室墓,墓室旁另有一船形砖室墓,里面沉睡着隋炀帝的妻子萧皇后。两座墓葬都...
日前,江苏扬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束家平在一场讲座中,介绍了隋炀帝墓发掘和研究的最新成果。自2013年扬州曹庄隋炀帝墓被发现以来,考古人员共完成勘探面积109000平方米。隋炀帝墓里埋藏着什么奇珍异宝?价值几何?如何评价隋炀帝其人?带着疑惑,记者采访了束家平。 残存砖墓发现惊人 2013年3月,考古人员在扬州市西湖镇司徒村曹庄一带发现两座残存的隋末唐初砖室墓,墓葬规模不大,他们以为很快就能结束...
图为萧后墓出土的冠饰。资料图片 日前,江苏扬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束家平在一场讲座中,介绍了隋炀帝墓发掘和研究的最新成果。自2013年扬州曹庄隋炀帝墓被发现以来,考古人员共完成勘探面积109000平方米。隋炀帝墓里埋藏着什么奇珍异宝?价值几何?如何评价隋炀帝其人?带着疑惑,记者采访了束家平。 残存砖墓发现惊人 2013年3月,考古人员在扬州市西湖镇司徒村曹庄一带发现两座残存的隋末唐初砖室墓,...
萧后冠饰里的唐代棉花(资料图片) 昨天下午,本报与扬州市文物局、扬州市博物馆协会、扬州博物馆等共同策划的“扬博大讲堂”在扬州双博馆报告厅举办第12讲,扬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束家平讲解“隋炀帝墓的发掘与初步研究”。 曾有两个水塘 可能与隋炀帝夫妇有关 对于隋炀帝墓和萧后墓在扬州曹庄被发现,扬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束家平称,这是配合基本建设的抢救性发掘。扬州曹庄隋唐墓葬位于邗江西湖镇司徒村曹...
昨天,扬州市文物局、扬州市博物馆协会、扬州博物馆等与本报共同策划的“扬博大讲堂”——扬州2500周年城庆系列讲座迎来第12讲,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束家平为大家揭秘隋炀帝墓的发掘过程,并介绍目前的初步研究成果。 考古发掘 得益于地下埋藏保护 束家平介绍,隋炀帝墓的发现,得益于扬州一直以来对地下埋藏的重视与保护。2012年12月19日,扬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员在跟踪、调查房地产建设工地时发现...
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人员今年9月对武深高速韶关仁化县城口镇一处施工现场附近古墓葬群,启动抢救性发掘。12月9日,羊城晚报记者在现场看到,目前考古发掘工作已进入收尾阶段,共清理墓葬21座,多为南朝至唐代墓葬,以及零星东晋和宋代墓葬。 古墓葬群遗址位于城口镇锦江河附近一处山坡。羊城晚报记者在现场看到,山坡上的植被和表层土壤均已被完全清理,十几座长方形墓葬分散在山坡和坡底平地位置。由于天降小雨,工...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