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2013年,扬州曹庄隋唐墓葬被专家确认为隋炀帝杨广与萧后最后的埋葬之地,这一发现轰动全国乃至世界。昨天,隋炀帝墓出土的四件鎏金铜铺首首次走出国门,在日本九州国立博物馆成立十周年的特别展上,代表中国文物,呈现泱泱大国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四件鎏金铜铺首佐证墓主身份 虽然隋炀帝墓被网友封为“史上最寒酸帝王墓”,但其出土的墓志、玉器、铜器、陶器、漆器等近200件(套)文物中,依旧不乏重量级珍贵文物。...
昨天,在门头沟戒台寺千佛阁巨大的藻井下,工程人员丈量尺寸,为即将进行的内部施工做准备。据介绍,千佛阁始建于隋代开皇年间,建筑面积1144.4平方米,是华北地区最大的千佛阁。后因建筑年久失修,1965年开始进行落地保护。2013年,复建工程启动。工程以史书记载和历史照片为依据,采用现代科技措施对千佛阁实施最大限度的原貌恢复。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建筑主体及外部施工于近日完成。
何谓“高古瓷”? 关于高古瓷器,专家们的定义一直存有分歧。一种看法认为,高古瓷应是指南宋以前,包括东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各朝代所制作烧成的各种瓷器;另一种意见认为,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瓷器还没有真正达到科学意义上的瓷器标准,只是处于半瓷半陶的性质,到隋代才有了真正的瓷器出现。因此,高古瓷器仅指唐宋时期制作烧成的瓷器。 此外还有一种顺应市场需要而生发的观点认为,高古瓷器就是宋元瓷器。因...
随着城庆日临近,记者昨获悉,隋炀帝墓遗址公园建设正在有序推进,该遗址公园的绿化景观部分将于9月29日对公众开放。 2013年,扬州曹庄发现了隋炀帝墓,在全国引起轰动。对于隋炀帝墓遗址公园建设,市文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正在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定位精心规划,用心打造。整个遗址公园基本格局是“一建筑”(本体保护展示馆)、“一园”(中国园林集锦)、“一廊”(古今歌咏扬州的诗词长廊),力争将其打造成为...
“流星王朝的遗辉——隋炀帝墓出土文物特展”,将于近日再次亮相扬州博物馆一楼特展厅,展期两个月。扬州博物馆相关负责人透露,25日,“扬州地区出土文物精品展”也将向公众开放。“这次是扬州地区几个博物馆的联展,南京博物院也会借给我们6件在扬州出土的文物,目前确定共有66件套文物参展。”
9月7日下午,省文物局局长赵荣和副局长郭宪曾到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调研文物保护工作。赵荣首先察看了文物保护修复和文物保护科研工作,重点听取了隋炀帝萧太后冠饰保护修复项目进展情况汇报,随后与文保院领导进行了座谈。 赵荣指出,这几年省文保院围绕以科技保护为核心,不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同时对省文保院科研保护工作提出以下要求。一是省文保院的事业发展要有长远和全局的眼光,不仅要成...
石观音菩萨立像为隋代文物,于甘肃省秦安县出土,像高132 厘米。头戴四瓣花冠,冠正面饰阿弥陀佛像,以示观音将来继承阿弥陀佛在西方极乐世界成佛。面形圆润,眉目清秀,表情慈善安详。袒上身、斜披络腋,颈佩宽边 项圈,正中缀一宝石,左右肩头各饰三条披带。整个造像刻画细腻,手法洗练,神态自然。 隋朝取代北周政权,隋文帝和炀帝都倡佛崇法。在尼 寺里长大的隋文帝,自幼深受佛教思想的影响和熏陶。他曾说:...
记者昨获悉,“流星王朝的遗辉——隋炀帝墓出土文物特展”,将于本月20日再次亮相扬州博物馆一楼特展厅,展期两个月。“隋炀帝诗歌书法展”也将于22日在扬州博物馆二楼八怪厅、明清厅展出。 扬州博物馆相关负责人透露,25日,“扬州地区出土文物精品展”也将在扬州博物馆二楼向公众开放。“这次是扬州地区几个博物馆的联展,南京博物院也会借给我们6件在扬州出土的文物,目前确定共有66件套文物参展。”
昨天,市博物馆发布9月展览预告,曾吸引27万人次参观的“流星王朝的遗辉——隋炀帝墓出土文物特展”将回归,再现珍贵隋唐历史文化与古城扬州丰厚的人文积淀。 2013年3月,隋炀帝墓在西湖镇司徒村曹庄一房地产建设项目现场发现。去年4月,隋炀帝墓被评为201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该奖项因其权威性被誉为考古界的“奥斯卡”。 据悉,曹庄隋炀帝墓出土文物共400余件(套),文物特展从中遴选了135件(套...
5月底以来,省考古所联合萧县博物馆对位于该县欧盘村的一处古窑址进行抢救性发掘,出土4000多件隋唐遗存,为中国古窑瓷界的定位提供了科学依据。 这处古窑址南距“白土寨窑址”4公里,301省道从遗址上东西穿过,东西宽约500米,南部大体在301省道南70米处,北部受制于民房阻碍,具体界限不明,是我省已发现的古窑址中面积较大的一个。本次拟定发掘面积800平方米,目前在700平方米的面积内,已发掘清理出...
芜湖的繁昌窑、淮南的寿州窑和萧县的萧窑被称为是安徽三大古名窑。其中繁昌窑和寿州窑因其在古陶瓷界的显赫地位,2001年分别晋升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而萧窑因种种原因,一直寂寥无声,目前仍在“省保”位置上徘徊。不过,这一现状有望得到改变,因为正在抢救性发掘的萧县欧盘古窑址中,出土了大量隋唐时期的青白瓷,将萧窑的历史向前推进了一个朝代,而且原本被认为是寿州窑“儿子”的萧窑,一跃成为与其并肩的“兄弟”。 ...
记者肖僖摄 《天国之享——湖北地区画像砖专题展》8月7日在武汉博物馆开幕。展览展出了湖北地区出土的60余块画像砖,出土地点主要有襄阳贾家冲画像砖墓、谷城六朝画像砖墓、南漳县九集镇东汉墓以及武汉市内的隋唐墓葬,时间跨越东汉至隋朝,题材涉及到生产生活、车马出行、四神星宿、龙凤祥瑞、神仙鬼怪,应有尽有。 画像砖是墓葬装饰的形式之一,它以砖为载体,制作者运用刻划、拍印、雕塑、模印、拼镶等手段...
在国内,很多古陶瓷收藏爱好者都知道中国古陶瓷在唐代有南青北白一说。所谓南青北白,就是指南方烧造的青瓷与北方烧造的白瓷,这是中国古代陶瓷史上的两朵奇葩。 南方以烧造青瓷为主。当时主要的青瓷窑口有越窑、洪州窑、婺州窑、瓯窑等。越窑是中国古代南方最著名的青瓷窑口。所在地主要在今浙江省上虞、余姚、慈溪、宁波等地,因这一带古属越州,故名之。早期的越窑瓷器在中国宋代以前的南方诸省非常流行,古人用"九秋风露越...
近日,樊城沃尔玛旁一处工地发现砖石古墓。据考古队员介绍,目前已发现汉代至隋唐时期墓葬60余座。 此次发现的古墓群位于人民路与长虹路交互处的原襄樊棉纺织印染厂。昨日下午4时许,记者在现场看到,千余平方米的区域已挖出约1米的浅坑,并且每隔几米或十几米就有一根小树枝做标记。 参与挖掘的杨师傅介绍,小树枝标记的区域就是古墓,大约有60余座。他说,古墓群所在位置本来打算挖地基,没想到,考古队勘探发现了古...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