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厦门观复博物馆推出新展“镂金错采——中国古代金器展”,同步展出的还有“茶之器——中国古代茶具展”。 本次金器展以中国古代黄金作品为主,中国周边民族与国度的黄金文化为辅,展出了战国的三螭金饰、唐代的錾花花鸟纹高足金杯、清代镂空杂宝纹金手镯等一批精美金器,让观者在领略黄金文化灿烂表象的同时,还能了解黄金文化的深刻内涵。 同步推出的茶具展则展出包括宋代建窑黑釉盏、清代粉彩什锦盖碗等中...
缤纷十月秋风送爽,汴梁古城菊美茶香。2016年10月15日下午15时,由开封市美术家协会、开封市书画院、开封市宋城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开封市茶文化研究会、宣和印社联合主办,河南省收藏家协会开封分会、河南省豫皖情文化艺术中心、汉铭瓦当古陶博物馆共同协办,开封市文化客厅承办的“吃茶去·安刚艺术作品展”在开封文化客厅隆重开幕。 开封电视台美女主播代明慧主持 李芳女士弹奏悠扬...
10月12日下午,由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主办,中国国际茶文化书画院、韩国北方圈交流协议会、杭州公共外交协会、杭州博物馆共同承办的《茗溢书香——首届中国国际茶文化书画艺术大展》在杭州博物馆开幕。 本次展览共展出了91名中国书画家及来自韩国的41名书画家创作的共计150余件以“茶文化”为主题的作品。下午三点,在杭州博物馆南馆广场,主办方为本次展览举办了开幕活动,中、韩两国的书画家列席参加。在...
10月12日,由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主办,杭州公共外交协会、杭州书法院等承办的“茗溢书香——首届中国国际茶文化书画艺术大展”在杭州博物馆开幕。展览用艺术的笔触弘扬博大精深的中国茶文化,共展出91位中国书画家、41位韩国书画家的150余件以茶文化为主题的作品。展览现场,来自韩国的10位艺术家与浙江书画家就茶文化展开了深入交流。 茶为国饮,历史上茶一直与书画艺术交融在一起,有关茶的书画内容以及艺...
9月18日,《茶马古道》展览在四川博物院开幕。本次展览由中国博物馆协会丝绸之路沿线博物馆专业委员会发起,由四川博物院、云南省博物馆、西藏博物馆、青海省博物馆、甘肃省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内蒙古博物院、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八家省级博物馆联合主办。四川博物院是此次联合巡展的第四站,此前,联展已在云南省博物馆、甘肃省博物馆和西藏博物馆相继展出。 茶马古道,源于古代西部地区的茶马互市,兴于唐宋...
日前,省政府公布的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中,通山县杨芳林乡瑶山红茶制作技艺榜上有名,成为全省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据了解,杨芳林乡种植茶叶有近1300年历史。瑶山红茶因地名得名,传说王母娘娘曾游览于此地(位于杨芳林西北三里之处,今晓泉村辖地)。清道光年间,先后有英、日、美、法、德、俄、意、葡等8个国家的商人来此开办茶庄。主要品种有三界尖云雾茶、瑶山红茶、杨芳毛尖、青...
近年来,“明清茶器的鉴定与收藏”成为一个深受人们关注和喜爱的专题,这也许是茶道之风盛行的一个效应。茶器种类较多,最为常见的当属茶杯,在这里主要谈一下茶盏、茶杯的鉴定与收藏。 在唐代以前包括魏晋以前饮茶是作为药用的,这个说法起源于神农氏,魏晋以后茶逐渐由药饮转变为饮料。关于唐代饮茶的习俗,刚刚结束的北京大学赛克勒博物 馆“昔年茶事——河南巩义新出唐代茶器”展,正是一个非常直观的了解渠道。展...
为进一步推进“万里茶道”申遗工作,近日,由河北省文物局、湖北省文物局、万里茶道联合申遗办公室主办的“万里茶道申遗工作推进会”在张家口市召开。来自蒙、冀、晋、豫、湘、鄂、赣、闽8省文物部门的领导、专家,中国建筑设计院建筑历史研究所申遗文本编制团队等50余人出席了会议。会议特邀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原副主席、北京市政府参事郭旃对“万里茶道”申遗工作进行指导。 中国建筑设计院建筑历史研究所申遗文本...
由甘肃省博物馆主办,联合山东博物馆、南京博物院、浙江省博物馆、福建博物院、广东省博物馆、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海南省博物馆以及这七个省区的40余家博物馆的海上丝绸之路精品文物,于8月31日在省博西一楼展厅展开“丝路帆远—海上丝绸之路精品展七省联展”。这是甘肃省博物馆继《丝绸之路——大西北遗珍展》、《朔方翔鹰——草原丝绸之路文物珍宝展展》、《碧海遗珍——华光礁一号沉船特展》、《茶马古道——八省区文物...
在古代,斗茶可谓风靡一时,如同西班牙斗牛,一样惹人眷爱。但不同的是,斗茶要文雅得多,其文化内涵也十足丰富。 斗茶,即比赛茶的优劣,又名斗茗、茗战,始于唐,盛于宋,是古代有钱有闲人的一种雅玩。 宋代是一个极讲究茶道的时代,宋徽宗赵佶撰《大观茶论》、蔡襄撰《茶录》、黄儒撰《品茶要录》,可见宋代斗茶之风极盛。每年清明节期间,新茶初出,最适合参斗。斗茶的场所,多选在有规模的茶叶店,前后...
万里茶道湖南段的主要水运线路图(中南大学李博供图) “万里茶道”申报世界遗产,正按时间表有序推进。 联合申遗的闽、赣、湘、鄂、豫、晋、冀、内蒙古等8省、自治区,已初步遴选出各自的遗产点,进入专家考察阶段;年底将编制完整文本,上报国家文物局;力争2017年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万里茶道”是17世纪至20世纪初,中国茶叶由马、船、骆驼运输,沿8省、自治区经蒙古输出俄罗...
日前,2016天津茶博会在天津梅江国际会展中心落幕。来自全国十大产茶区的百家原产地茶农和品牌茶商,以及国内茶文化知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茶博会。 天津茶博会是带动北方茶文化交流的最佳平台,是城市间文化交流的有效途径,有利于提高城市文化品位。京津冀(国际)茶友汇俱乐部主任石若刚介绍说,这次联合京津茶友、唐山茶艺术研究会共同举办了首场广东丹霞茶主题茶会,近百名各地茶友欢聚一堂,品茗听禅,体现了...
茶与品茶本源于古老的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在中国,三五好友品茗论道,谓之雅集;但“下午茶”的称谓确是近代的舶来品,名称历史可以追溯到英国17世纪时期,是一种从上流社会流传开来的休闲方式。之所以将其二者如此嫁接,是取雅集之精髓,“下午茶”之时间,姑且也算是东西方文化的一种交流,而茶,自然成为众缘合和的使者,能让每周的一个下午,成为各位朋友们在老窑瓷博物馆济济一堂,共享生活美学的雅集盛会,共同体会畅趣...
“湘茶文化创意产业具有很强的综合带动能力,不仅能够创造大量创业就业机会,促进群众增收致富,也有利于优化城乡人居环境。”6月17日,在湖南省政协召开的界别协商会议上,委员和专家学者围绕“加快推进湘茶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建言献策。 会议召开前期,民革湖南省委会与省政协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组成调研组,在长沙望城、益阳安化等地做了大量调查,也远赴福建、江西等地了解当地的先进经验,调研发现,湖南省目...
明朝的绘画,上承宋元大家的画风,下启清朝的情韵笔法,是绘画历史上的重要年代,涌出诸多绘画高手,莫是龙就是其中的一位。 莫是龙(1537—1587),字廷韩,又字云卿;号秋水,又号后朋、碧山樵、云龙山人。明华亭(今上海松江)人。著名书画家莫如忠长子。自幼聪慧无比,八岁读经,十岁能文,时称“神童”。善诗古文词,工书法,擅绘画,尤精绘山水。画艺上宗法元代画坛四大家之一的黄公望,而又能另辟蹊径,别具...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