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宜兴窑紫砂御题诗烹茶图壶,清乾隆,高15.4cm,口径5cm,足径5.8cm。 壶圆筒形,直腹,短弯流,环耳柄,圈足,鼓圆盖。浅粉色砂泥。壶腹一面长方形委角开光内刻乾隆御题诗《雨中烹茶泛卧游书室有作》,句末钤“乾”(圆)、“隆”(方)篆书印章款。另一面堆绘庭院烹茶图。幽静的山间庭院中,堂屋内的主人和来访的高士谈兴正浓,琴童穿院而过取琴助兴。厢房内一侍童正对炉煽风煮茶。画面凸凹明显,纹样清晰,此壶...
茶叶末釉牺耳尊,清乾隆,高51cm,口径24×19cm,足径26.7×21cm。 尊仿古代青铜器造型,椭圆口微撇,阔颈,鼓腹,圈足外撇。颈部置对称牺耳。尊内外及足内均施茶叶末釉。通体装饰条带纹。外底阴刻“大清乾隆年制”三行六字篆书款。 “牺”指的是古代供宗庙祭祀用的毛色纯一的牲畜,这个尊的双耳就是仿造的“牺”的形状。茶叶末釉是厂官釉中的一种。厂官釉属于铁、镁结晶釉,由于烧成工艺的某些差异,其色...
3月19日,丝绸之路系列展之四《茶马古道——八省区文物特展》在省博与广大观众见面,共有328余件(套)文物展出,该展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茶马古道”文物巡回展览。当天吸引了众多学者专家和观众前往参观。 据悉,“茶马古道——八省区文物特展”是由中国博物馆协会“丝绸之路”沿线博物馆专业委员会发起,云南省博物馆主办,内蒙古博物院、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四川博物院、西藏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甘肃省博物...
绿地粉彩开光菊石纹茶壶,清乾隆,通高13cm,口径6.5cm,足径9.2cm。 壶身方扁,曲柄,短流,圈足。壶盖隆起,金彩宝珠顶,壶口沿、盖沿处饰金边。壶通体饰绿地粉彩团花纹,腹部两面饰长方形开光,内绘粉彩写生菊花、山石、灵芝纹。底部松石绿釉书红彩“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书款。 此壶造型精致,施彩淡雅,颇具雅逸之趣。
粉彩开光人物茶壶,清乾隆,高12.6cm,口径5.5cm,足径6.3cm。 此壶圆鼓腹,柄呈耳状,壶盖为覆钵式,上有莲纹装饰钮。壶身以米红色凤尾锦粉彩团花为地,正、背面各有一开光。正面开光内以“雨中烹茶”为纹饰主题,用清淡的粉彩描绘出人物在庭院中烹茶的情景;背面开光内题墨书御制诗一首,诗曰:“溪烟山雨相空濛,生衣独坐杨柳风。竹炉茗椀泛清濑,米家书画将无同。松风泻处生鱼眼,中泠三峡何须辨。清香仙露...
宜兴窑紫砂泥绘芦雁纹茶叶罐,清雍正,高12.7cm,口径3cm,足径5.2cm。 罐小口,长圆腹,平底,浅圈足。盖面刻“珠兰”二字楷书。紫红色砂泥,器身以泥浆堆绘芦雁图,纹饰微凸。 此罐是宜兴专门为朝廷制作的盛放贡茶的器皿。
粉青釉茶壶,清雍正,高11.6cm,口径7.5cm,足径14.5cm。 壶敛口,扁圆体,短直流,方曲柄,假圈足,平底。盖与壶以子母口套合,盖面微隆起,上附桥形系。通体施粉青釉,光素无纹。壶流及壶口沿因釉层较薄微露白胎。外底青花署“大清雍正年制”三行六字篆书款。 此壶造型简练,线条硬朗但不失流畅,色泽清淡素雅,釉质较温润,是一件赏用俱佳之作。清雍正时期青釉瓷器的生产无论是配方还是对烧制技术的掌握...
宜兴窑紫砂端把茶壶,清雍正,高7.5cm,口径7.6cm,足径7.5cm。 壶圆形,短颈,圈足。口、流、柄的高度一致。紫色砂泥,细腻光润。 雍正时期宜兴窑向宫廷进贡的紫砂壶多是以造形、泥色取胜的素壶,光素古朴中更能显示出紫砂壶肌理的自然之美。
宜兴窑紫砂花卉竹石纹茶叶罐,清雍正,高9.5cm,口径2.5cm,底径5.7×5.7cm。 罐呈四方形,方肩,方足,子母双套盖。罐身四面开光内以泥浆堆绘竹石、兰草、梅花、菊花纹。砂泥呈浅赭色,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灰鼠皮”色,素雅纯净。 雍正皇帝特别欣赏紫砂泥色的天然之美。这时期首创了本色泥浆堆绘技法,绘画用的泥浆必须研磨得与墨汁一样细润,浓稠度要恰到好处,这是一种技艺性极高的装饰手法,也是雍正朝...
宜兴窑紫砂莲心铭花鸟六方茶叶罐,清雍正,高13cm,口径3.6cm,底径5.9cm。 罐呈六方形,平肩,平底,子母双套盖。盖面刻楷书“莲心”二字。罐腹六面分别以泥浆堆绘山石花鸟图。砂泥呈紫红色,肌理细润,纹饰精妙。 雍正时期内廷特向宜兴定制带有不同的茶叶名称的小容量紫砂茶叶罐,供皇帝品茶使用。莲心茶为江南名茶之一。
盏,早就已经是一个不再被人经常提起的词,如同它所指的器物在日常生活中已经不再被人使用一样。求诸字典:盏是指小而浅的碗。那么何为建盏呢?建盏,是专门指福建建窑烧制的瓷器茶盏。此类盏,一般来说,阔口小足,胎体厚重,瓷胎质地粗糙,盏的外壁下部和足底因不施釉而胎体外露。建盏的瓷胎和釉料同样产于建窑所在地——建阳,由于含铁量较高,瓷胎又比较厚,露出的胎体呈灰黑色,俗称铁胎。它的釉色则呈乌黑、青黑或紫色等深色...
宜兴窑仿钧釉茶壶,清,通高19.5cm,口径9.8cm,足径11.8cm。 茶壶紫砂胎,敞口,长圆腹,浅圈足。通体施炉均釉。壶身一侧置短流,流根部开六个筛状孔,另一侧置曲柄。茶壶附伞形圆盖,盖顶置桥形钮。外底刻阳文篆体“荆溪孙渭徴制”款。
宜兴窑紫砂茶壶,清,通高8.5cm,口径5.4cm,足径6.2cm。 壶圆口,鼓腹,圈足,短直流。浅紫色的泥料中含有黄色颗粒,壶身光素,但各种细节一丝不苟,于细小处见精湛。 清代茗壶自康熙、雍正朝起,不再以实用为主要功能,而是逐渐倾向于艺术性和观赏性。
近日,宜宾热心市民刘橙(化名)向本报96111爆料,前往旧州塔玩耍时,看到国家文物已经被“私人”占为己有,铁门锁了无法进入参观,旧州塔附近岷江边上的唐代大佛沱摩崖造像,遭遇违章建筑,被一些“不良商家”利用,呼吁加快旧州塔公园建设拆除违建。 宜宾市翠屏区文化广电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已会同市文广局、市城市管理执法局、江北安阜街道城管执法大队相关人员到旧州塔、大佛沱等调查处理,下发了《整改通知书》。 ...
青花怪石茶花纹碗,明成化,高6.7cm,口径15.3cm,足径5.2cm。清宫旧藏。 碗敞口,深弧壁,圈足。碗内光素无纹饰。外壁青花装饰,绘三组怪石茶花纹,间以坡地花草、飞舞的蜜蜂。足内施青白色釉。外底青花双线圈内署青花楷体“大明成化年制”六字双行款。 胎体轻薄,釉面光润,绘画笔触细腻,青花发色淡雅,所用青料当为产于江西省乐平县的平等青料。此件青花碗称得上是堪称开创了青花瓷器新的美学风范的典型...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