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中国白茶博物馆在福建政和县石圳湾开工 12月25日,中国白茶博物馆在福建省政和县中国白茶小圳石圳湾举行开工仪式,政和县政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主席候选人魏万进,政和县人大党组副书记、副主任、茶产业领导小组组长许绍卫,政和县副县长葛建华,石屯镇党委书记曹斌等县、镇领导、相关部分负责人与新闻媒体及石圳湾村民共同出席开工仪式。中国文化艺术走向世界的和平使者、南平市人民政府顾问、武夷影业总制片人总导...
为推进万里茶道内蒙古段申遗工作,内蒙古博物院、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呼和浩特市和林县文物保护管理所组成的联合调查队,今年对万里茶道和林格尔段遗址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考古调查。此次调查发现多处重要文物遗址,包括车马古道、石碑、寺庙、石刻群等,其中清代乾隆年间的石碑因记载内容丰富,被自治区文物局列为重要发现。 据了解,万里茶道从山西杀虎口进入和林县,有东西两条线路,其中东线自杀虎口站,途经和林...
12月22日,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外披露,近期考古部门对万里茶道和林格尔县段进行考古调查时,发现多处与万里茶道相关遗址。 这些新发现的相关遗址,将对中蒙俄三国为万里茶道联合申遗起到重要作用。 全长1.3万公里的万里茶道是一条始于17世纪的国际古商道。陆上万里茶道南起福建武夷山,经江西、湖南、湖北、河南、河北、山西、内蒙古向北延伸,途经蒙古国,抵达俄罗斯,是欧亚大陆重要的...
资料图 为推进“万里茶道”内蒙古段申遗工作,今年,内蒙古博物院、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林县文物保护管理所组成的联合调查队对万里茶道和林格尔段遗址进行两个月的考古调查。 昨日,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外称,此次“万里茶道”和林格尔段考古调查发现多处重要文物遗址,包括车马古道、石碑、寺庙、石刻群等与“万里茶道”有关的重要文物遗址,这些文物遗址的发现补充并丰富了“万里茶道”的内容。其...
11月26日,由北京栖梅成蝶影视文化创意有限公司和爱尚自驾游露营地产业联盟联合发起并举办的穿越北回归线守望千年茶树——守望者·“茶祖之乡”寻根自驾游启动新闻发布会,在CCTV-7农业频道会议室成功举办。这也标志着以寻找和保护中国古茶树,传播和传承中国古茶文化为目的的云南国茶之旅、文化之旅、爱心之旅正式启程。 (小朋友表演中阮) 来自在京央企代表、旅行社、自驾游爱好者,房车等户外用...
11月25日下午,随着2016中国(广州)国际茶业博览会盛大开幕,上海尚藏实业有限公司携手云南农垦集团勐海八角亭茶业有限公司在“广州白天鹅大酒店”举办的“品味布朗•品味艺术”品鉴会。来自茶行业协会领导、广东省潮商会、八角亭营销体系客户、各地茶友及广东和香港媒体等200多名嘉宾参加了此次品鉴会,精英名家欢聚羊城,品茗叙旧,泼墨抒怀,一起感受“品味布朗”的魅力。 品鉴会现场 书香...
明中叶以后,唐宋饮茶之风再次在宜兴士大夫中兴盛,于是,集壶艺、诗词、书画、篆刻于一体的紫砂壶文化就随之应运而生,成为茶文化的标志。 紫砂陶原料被誉为“五色土”,主要种类有:白泥、嫩泥(黄泥)、紫泥(古称青泥)、红泥(朱泥)、绿泥(段泥)。“五色土”质地细腻柔韧,可塑性、渗透性强,是一种品质极优的陶土。用紫砂壶泡茶,能在较长时间内保持茶汤的原汁原味;同时,紫砂壶握于手中便于畅饮和赏玩。而古...
宜兴紫砂壶千变万化,大到高达几米,容水几吨的巨无霸,小到指甲盖一样的小不点,跨越幅度是其他茶具不能相比的,关于紫砂壶容量大小问题的争论从来就没有停止过。 通常正常情况下,不算极端作品的,通常分为5种: 1、130cc或者130cc以下的成为特小壶; 2、130cc以上200cc以下的可以称为小品; 3、200cc以上350cc以下的可以称为中品; 4、350cc以上6...
我国制造茶具的历史十分悠久。茶具又称茶器,最初都称为茶具,到了唐代,陆羽《茶经》中将采制所用的工具,称为茶具,把烧茶泡茶用的器具称为茶器,宋代又将茶具、茶器合称为茶具。 最能代表宋人生活、文化趣味的,莫过于烧香、点茶、挂画、插花“四般闲事”。宋代饮茶之盛,茶成了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之一,突出表现在城市中茶肆、茶馆、茶坊林立,茶汤品种繁多。茶坊、茶肆等是市民阶层进行社会交往的场所,充实文化生活...
茶叶末釉是我国古代铁结晶中重要的品种之一,属高温黄釉,釉呈失透的黄绿色,在暗绿的底色上闪出犹如茶叶细末的黄褐色细点,釉色黄绿掺杂似茶叶细末,绿者称茶,黄者称末,古朴雅致。茶叶末一名最早见于清末寂园叟撰《陶雅》,书中称茶叶末为“黄杂绿色,娇娆而不俗,艳于花,美如玉,范为瓶,最养目。”“茶叶末以滋润、鲜明、活泼三者为贵。” 该书所称茶叶末,是指清代官窑那种釉面呈失透状,釉色黄、绿掺杂的瓷器,因其极类似...
图为南平市委常委、武夷山市委书记马必钢向俄罗斯伊尔库茨克博物馆赠茶。李南轩摄 享誉世界的福建武夷山茶,11月17日分别被蒙古国家博物馆、俄罗斯伊尔库茨克博物馆、北京华宝斋书院分别收藏,续写了“万里茶道”的历史渊源。 据介绍,“万里茶道”是中俄间一条重要的商道。这条商道以运送茶叶为主,从福建武夷山经水路至汉口,再经水路至湖北北部和河南南部,再经陆路到山西、内蒙,跨外蒙至恰克图,经乌拉尔直...
红军时期碉堡遗址。(李超 供图) “这是红军为保卫苏区筑起的防御工事,这样宝贵的历史见证不能就此湮没了。”10月26日,茶陵县湖口镇厂江村村民谭秋华向本报茶陵记者站反映:在该村的新屋背山上,发现一处红军时期的碉堡、战壕等遗址。 据该村老人介绍,上世纪30年代,厂江村一直是红军的交通中转站,红军所需的粮食、西药、洋(煤)油、洋硝、黄铜、电池等物资及情报等,都是经厂江村送往井冈山。因此,该...
在当今品茶之风盛行之下,人们开始热衷茶艺,茶道也已走进千家万户。茶的历史悠久,古时候“烹茶”成为文人雅士的一大乐趣。因此,品茶不可或缺的茶道具开始应运而生,使人们在后来的品茶论茶道中增添了丰富的内容。 茶具是茶艺茶道中十分重要的用品,如比较常见的有茶壶、茶杯、茶碟、茶盘、茶盏、茶研、茶钵、茶船、茶薰、茶漏、茶炉灶等。在众多茶具中,鼓式乳钉纹黑釉茶盏炉(简称之为茶盏炉),就是一种十分特别的茶道...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我国制造茶具的历史十分悠久。茶具又称茶器,最初都称为茶具,到了唐代,陆羽《茶经》中将采制所用的工具,称为茶具,把烧茶泡茶用的器具称为茶器,宋代又将茶具、茶器合称为茶具。 最能代表宋人生活、文化趣味的,莫过于烧香、点茶、挂画、插花“四般闲事”。宋代饮茶之盛,茶成了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之一,突出表现在城市...
由万里茶道(中国段)沿线8省文物部门和万里茶道联合申遗办组织的专家考察活动,于10月12日抵达湖北,来自中国建筑设计院建筑历史研究所的专家团队,对襄阳、五峰、鹤峰、武汉、羊楼洞一线的申遗推荐点进行了考察,以确定湖北省拟进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的遗产点。 13日,专家团队在襄阳铁桩码头登船,沿途考察了樊城迎旭门矶头、林家巷码头、大码头等港埠。其中,林家巷码头规模较大,上建石牌坊,下筑石...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